“奖励”孩子的最新认识与方法.送给小学教师和家长:)
一、交替使用不同的奖励方法。由于孩子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好奇心,而对旧的东西很快失去兴趣。因此,经常交换奖励办法可以保持奖品对孩子的吸引力,使家长的奖励更有效。例如,每次小宝帮助爸爸倒一次垃圾后,爸爸就奖励他一个塑料动物玩具。开始时,小宝很兴奋,但是几周以后,他就对一大堆玩具失去了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上面所说的结果不断改变奖励方式。
恰当的奖励可以用来强化你正在培养的孩子的好习惯。例如,只要孩子能做到放学后先做完作业再玩,就可以奖励他多玩30分钟,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培养出放学后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当一个好的行为变成习惯固定下来后,再针对下一个行为,进行有目标的奖励。
二、奖励要及时。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要及早奖励,否则会使奖励失去效力。孩子对家长的许诺记得最清楚,如果答应了不兑现,或推迟兑现,都会给孩子一个不守信用的坏榜样。不要向孩子许诺你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用其他东西或奖励方式代替你答应的事情。当孩子按要求去做了,就要按照事先说好的条件奖励他,你必须使孩子深信你能履行诺言。
三、用奖励的方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需要耐心和时间。
有许多家长希望一蹴而就,急于求成,恨不得孩子的表现一夜之间就有很大的改观;或者,经常在孩子刚刚有了一点儿进步时,失去继续执行奖励办法的耐心,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
四、明确要求。
对孩子的要求尽可能具体并给出得分的标准。不要对孩子说诸如“你应该更有责任心”之类的话,而应该说“早上你先把自己的床收拾干净”这样的话。
五、及时奖励、每日奖励和长期奖励相结合的方法。
在一开始实行奖励计划时,如果孩子能完成家长的要求,可以给他及时奖励。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简单直观的形式来提高孩子的兴趣。例如,用彩笔绘地图的方式标明奖励情况。当孩子完成了一个要求,就把地图的某一块涂上红颜色,看什么时候能涂满红颜色。还可以采用和其他亲友的孩子比赛的方法,看谁进步快,得分多,来刺激孩子的进取心。
六、逐步提高对孩子的要求。
既不要急于求成,提出过高的要求,也不要长时间地停留在低水平的要求上。如果你要求孩子做到上课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那么一开始时,孩子能做到认真听讲15分钟,就给予奖励,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能认真听讲20分钟给予奖励。每次奖励都要使一个行为持续巩固一段时间,然后再提高要求,这样可以稳步地前进。
七、制定出新的标准后,就不要退回去。
孩子有时可能不能一下子适应新的标准,这时不要因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而放弃新的要求。如果第一次不能给予奖励,对孩子说:“很遗憾,第二天再努力,还有机会得奖。”然后让孩子赶快去做。
八、逐渐取消每日的奖品。
孩子的新习惯巩固了之后,不再需要每天给孩子奖励,家长可以这样向孩子解释:“你今天做得很好,用不着每天都得奖,可以积累起来换一份大奖。”然后你可以从两天奖励一次变为三天奖励一次,再到一周奖励一次,最后改为不定期的奖励。
九、用其他的鼓励方式和表扬代替奖励。
在孩子的新行为巩固下来后,家长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取代奖励。例如,当孩子养成了在餐桌上用餐时的良好举止时,可以带他去一家他喜欢的餐厅吃饭,并在餐桌上对他进行表扬。 这得好好学学,以后也许用得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