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一下我家乡的特产林亭口大蒜
我爱你——林亭口大蒜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小的时候奶奶每逢春节的时候都给我和姐姐用蒜汁粘两朵花带上,那时感觉好神奇,蒜汁可以当浆糊用,奶奶说这样粘出来的花颜色鲜艳,不易褪色而且自然,现在想想就可以知道这个大蒜的汁有多浓了。那时候还总是帮着奶奶拨蒜,因为每天晚上奶奶都要全家人吃点蒜末就是把大蒜剁成泥用香油、酱油调一下吃饭的时候吃上几口,那时候很好奇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有的时候就不想吃,奶奶说这大蒜吃了能软便,能润肠,吃了不感冒。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现在我的生活中依然延续着奶奶的生活饮食做法,老公以前便秘现在每天也是晚上吃几口蒜末慢慢的真的好了,而且全家人很少感冒。有的时候谁家孩子要是几天不排便奶奶要是听说了,奶奶就告诉他们说晚上做饭的时候给孩子烧几头蒜吃了明天准好,确实这个办法很灵。奶奶就是这样,每天吃大蒜,而且我们全家也都随着奶奶的饮食习惯至今,家里人真的是很少口腔溃疡或感冒,奶奶93岁的时候离开了我们,村里人都说奶奶是个会用蒜养生的老太太。现在长大了结婚了婆婆家是黄庄乡的,婆婆家里也种大蒜,可是每次吃的时候和我娘家林亭口的大蒜真是没法比。现在生活在北京偶尔来个朋友在家里吃饭我做菜的时候就放一点林亭口大蒜煸炒一下入味,朋友们都说这个蒜味特别香,我就想着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把他分享给天下的朋友们呢?同时说实话我知道每一个农作物从它的生长到它的收获我父母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就一个大蒜而言,不知道它要经过我母亲多少次的抚摸,多少辛勤的汗水的浇灌。1,破蒜,把大蒜一瓣一瓣的分开,2,栽蒜,在春天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作物可以种下,因为栽蒜的时候还要穿着者棉袄,天气比较寒冷,用手一瓣、一瓣的栽到地里,手冻得很疼。3,镂蒜,把大蒜的新芽弄折,为的是让它长得更强壮。4浇蒜,几乎得浇五次,干旱的年头更多次。4,出蒜,把大蒜从地里一个一个的用大螺丝刀剜出来,弄掉泥巴。5,晒蒜,把刚从泥土里弄出来的大蒜晒在太阳底下,用蒜苗盖着蒜头,因为蒜头不能晒,一晒到冬天的时候就成了空蒜,没法吃了。6,阴蒜,把晒干蒜苗的大蒜晾在苇薄上阴凉处,一点一点的阴干。7,挑蒜,把大蒜一个一个的分大小挑选出来,为编蒜做准备。8,编蒜,把大蒜每五十头编成一辫子。9,再一次晒蒜,把编好的大蒜头朝下辨在上晒一个中午大约两三个小时。10,储存蒜,把编好晒好的大蒜放进阴凉的屋子里储存着,以待有买的卖掉。 这就是一个大蒜的过程,而当卖掉的时候几乎给不了几个钱,真的,几乎要和消费者饭桌上消费至少相差2-3倍的价钱。今天我长大了作为了一个五岁男孩的妈妈,我经过上大学,离开了农村,但是父母依然作为一个农民从事着农民的辛劳而回报甚微的体力劳动。我心疼他们,劝他们别干了,休息休息,长期的体力劳动他们停不下来。每年还坚持种蒜,当然种的不多,但是我深知每一头大蒜,我父母所付出的汗水和辛劳。我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们感谢像我父母一样勤劳的人民们,轻轻的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正是有你们的辛勤劳作耕耘才使得这样的美味食材流传至今。 林亭口老乡顶起!:) 不是林亭口的也顶起 虽然不爱生吃葱蒜 可就算炒菜 也是林亭口的大蒜入味 写的太好了! 老乡写的真好,看来你以前也干过农活,我小时候也栽过蒜,出过蒜,一蹲就一天真得很累,出蒜用钎子把手都磨出血泡了。那时就想着玩,父母非得让我们哥俩也得去干,现在有时候还跟我妈说,那时我们才10岁左右就让我们干活,结果她老人家说怕我们去淘气才让你们去地里。看看现在的小孩10岁有干活的吗,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想想也是一种收获啊 本帖最后由 少年的龙 于 2013-10-25 15:33 编辑
这种东西真的是食材辅料的一种佳品,我自豪、我幸运能吃上这样的好东西,所以就在没事的时候简单的写了一下。小时候帮父母干农活,当时不理解怎么家里这么多活为什么别的伙伴可以在家里玩或者在外面做游戏。现在明白因为父母为了家里多一些农业收入,种的都是复杂的经济作物,如辣椒、大蒜、大葱,这样的农产品要比种植麦子、玉米费时、费事好多好多,其实父母也舍不得我们干农活但是他们也是为了全家人的生活好一些。现在长了身体很好一年感冒几乎都没有,感谢父母,感谢我家乡的沙黄土,通过小时候的农业劳作锻炼了我的体格,让我有一个好身体,通过农业劳作我知道一粒米一棵菜来的不容易,使得我勤俭节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