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倩 发表于 2006-5-15 16:49:07

落   红(徐洪志)

                    

久居城市,对时序更替渐觉迟钝。偶尔来到郊外,才知已是“桃花乱落如红雨”。是那片桃林,被东风一吹,桃花飘扬似锦,若绯红轻云,纷纷扬扬从空中落下,铺在田野,融入泥中,把万千景色,一腔深情,一齐注入大地母亲的怀抱……
于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便脱口而出,一种对落花的崇敬之情也油然而生,想那花蕾,经过整个严冬的蓄积孕育,潜滋暗长,终于在春风里绽开笑靥,鲜亮着,芬芳着,把美丽与芳香无私地献给人间。当花蕊幼小时,她用温柔的怀抱护着、盖着,为其遮风挡雨;当烈日炎炎,遍地流火时,她又为嫩蕊遮荫送凉。她以自己艳丽的彩衣、芬芳的气息,招来蜜蜂,引来蝴蝶,为其传送花粉,孕育新的生命。一个个小生命形成了,她便全身心地投入对小生命的哺育,直至心力交瘁,耗干自己。但她仍不肯就此歇息,为了给新的生命留下更多的养料,她不计个人的荣辱得失,坦然地离开繁华的枝头,并把自己的躯体,化作肥料,融入泥土,滋养培育新的一代……这是何等伟大的品格,多么可敬的精神啊!。
我由诗想到“落红”,由“落红”又想到我小学时的陈老师。在他离休以后,友人送我一把折扇,我请陈老师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写在扇面上。我觉得陈老师就是热心护花工作的“落红”。
那天,我来到了陈老师家。小院里,一边栽着几棵树,一边种着几畦菜蔬,普通的农家小院没有两样。见有人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迎了出来,我认识这是师娘。走进屋里,便说明来意。师娘似疼似贬地数落起来:“谁像他呀,七十大几的人了,整天还戴着红领巾,跟孩子似地东跑西踮,又是给小学生做报告,讲传统;又是给村里人讲科学知识,科学种田,都不够他忙活的,这不,今天又到李庄给学生讲传统去了……”责备中含着疼爱,埋怨中带有自豪。不用说,两位老人的心是相通的。
正说着,陈老师回来了。他虽略显消瘦,但精神蛮好,脖子上果然挂着条红领巾。我说:“您已经离休了,干吗还这样折腾自己?”
老师爽朗地一笑:“离休可不等于离开工作啊!我们这些垂老之人,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不趁有生之年多做点事,拿什么去见马克思?”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布包,仔细地打开,几朵已经干枯却不改本色的落花出现在我的眼前。接着,他给我讲起落花的来历。原来这是村里一个老农留给他的,老农在自家院子里栽了一片桃树,在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眼看着一株株春桃竟毁在了一群无知少年手中,他心痛欲裂,含痛收起一把带血的落花,临终前交给了陈老师,嘱咐道:“你要教育好孩子……”
一阵清风把我从回忆中拉回到现实中来,眼前是蓝天丽日,柳绿花红,落英如雨纷纷飘下,是啊,落红的景象真是美丽动人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落   红(徐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