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缘(张英)
记得小时候,祖父爱喝茶。在我的印象中,祖父的居室中总是飘着淡淡的茶香,他养的几盆花在残茶汁的滋润下竟也绿意盎然。祖父只要闲了,就手捧乌黑锃亮的紫砂壶慢慢品啜。父亲茶瘾也不小,不过没有祖父那么雅致了。由于家境拮据,茶具只是一个大搪瓷茶缸,还是父亲年轻时当小学校长那年发的呢。如今大搪瓷茶缸虽然已像京剧中的花脸,可是父亲依然不忍舍去,每天喝的还是最普通的茉莉花茶。去年我到浙江出差给父亲买来一包儿龙井,父亲高兴得不得了。也许是自小受茶香薰浸的缘故,我也很喜欢喝茶。而茶真正成为我的“伴侣”是在我参加工作之后,而且还比较讲究。茶具是宜兴的紫砂壶,茶也上了档次,如毛尖、铁观音之类。无论上班、开会、出差、旅游,总有茶相伴;若没有茶喝的时候,总觉得不舒服。
我喜欢雨天喝茶。雨天喝茶意境独佳。雨天里四处宁静,好像平日的喧嚣都给雨浇灭了,因了这雨声,四处更显得静悄悄,因了这静悄悄的雨天,才有了一份闲适的心情。窗外是风雨的世界,窗内是我的天地。一个人静静地独坐书房,沏一壶好茶,慢慢饮啜,仿佛从物欲横流的浮华世界回归自然,回到本真,回到平静。在平静中可以品出清幽、平和、温厚、儒雅、隽永、和谐、宁静等种种滋味,也可以领略清风、明月、松吟、竹行、松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若是同时读着一本心仪已久的好书,则更有意境。喝茶醒神,读书清心,视之悦目,入口赏心。书看到精彩处,不禁莞尔一笑;茶喝到妙处,更会有一种全身通泰的感觉。静静地看着茶叶在水中缓缓地舒展,不禁想起“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古意;细细感觉口中香茶滋味,然后让原汁原味的茶香茶色茶趣茶韵源源不绝地慢慢渗到心里。这时书韵茶香交融,一种心情如水的感觉和香味隽永、逸兴湍飞的心境令人神醉情驰;一种对知识的绵思遐想、对人生的哀乐悲欢荡涤胸襟;一种文情激荡萦绕在心头,有时还会激发创作的灵感。这醉人的意境妙不可言。
在异乡享受茶文化更是人生一大幸事。去年夏末我到浙江出差,游西湖时,导游小姐姓翁,是龙井村人,世代以种茶为生,游完西湖后,好客的导游小姐带我们去她家品茶。
汽车顺着山路前行,一路浓荫,发现路旁树下的农家也都开起了茶室,说是茶室,是指在硬件设施上比不上城里的茶楼,在阳台上或者门前的空地上支起一张既可遮阳又可防雨的篷子,搁数张桌子,茶客来了,一杯新茶,一把暖瓶,就任茶客海阔天空了。
大约十分钟便到了龙井村,但见郁郁林荫中有三四户人家,皆是别致精巧的小别墅,楼前芭蕉临风摇曳,翠藤绕窗盘桓。下车深吸一口,这里的空气清爽怡人,云雾缭绕,如至仙境。站在院内,就能眺望不远处的茶山,平缓的山坡上,茶园一畦一畦整齐地在我的视线里碧绿着,院子外头就有高高的树梢伸向空中,苍翠的树林将茶农的房子掩盖起来,只露出一只屋角。鸟儿在枝头毫无禁忌地鸣叫着,身后的坡上也满是密密的山林。这里没有茶楼里流淌着的古典音乐,却偶有鸟声和树枝摇曳时发出的若有若无的叶子的叫声。这时主人邀我们在院内茶桌落座。主人说,只有在我们这里品茶才能真正体会到龙井茶的独特,因为我们这里的水不走味儿,我一会儿就用这水泡茶让你们真正体会原汁原味。我先喝了一口龙井水,感觉甘洌清爽,直入肺腑,与家乡带着漂白粉味的自来水有天壤之别。说着,几上置杯,沸水冲入。顿时,杯口水气氤氲,见那茶叶如利剑般起浮。很快,茶汤由清变白,继而淡绿透出微黄,饮一口,果然不同凡茶凡水。我们一边饮着茶,一边听着主人诉说着种茶人的苦乐。一斤明前特级龙井,要三四万个芽片才能制成。逢上倒春寒,明前茶收获极少,三亩茶园也产不了一斤。主人依次让我们品尝了四个档次的龙井,最后让我们品了龙井的上品“女儿红”,这“女儿红”连她们都是很少喝的。茶至二道,天降微雨,一阵清风吹过,几滴清露滴下,伴着茶香,似乎夏季已远去,伴着清风云雾,感觉恬淡无欲的心境融入自然。四周是一片没有任何杂质的纯净的静,我已经很久没有享受到这样美丽的宁静了,我侧耳细听,耳朵里灌满了绿色的呼吸,那些尘世的喧嚣就离开我远远地逃走了。一杯茶,成就了我整个完美的人生了……
临走时不禁感慨,龙井村里的茶农真是好福气,祖先给了一座好山,留下几棵茶树,就世世代代享用不尽了。想那龙井名茶,生于山间溪旁,与清流相濡以沫,与松竹相伴相随,浑身都透着大自然的神韵灵气吧。
当代诗人陈慧瑛赞叹:“茶啊,海隅天崖,但有人迹,何人不思君……酿就了人生永久的甘甜清芬” 。或许正是如此,中华民族才会有如此深厚的茶文化吧!
与茶结缘,感觉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浮躁化作潺潺流水、涓涓清溪在静坐中消逝。茶给我宁静深刻,给我清纯质朴,也唯有它才能给我人生的哲思…… 品佳茗读此美文,情境尤深!
Re:茶    缘(张英)
与茶结缘,感觉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浮躁化作潺潺流水、涓涓清溪在静坐中消逝。茶给我宁静深刻,给我清纯质朴,也唯有它才能给我人生的哲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