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是书(德 合)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句话可谓道出了读书的妙处。读书不仅能使我们丰富知识,增进智慧,涵养性情,陶冶情操,还能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充实、变得充满乐趣。我喜欢看书。闲时,捧上一本书,慢慢地翻动,慢慢地阅读,让思绪在书海中自由地飘动,实在是一种享受。过去,我把书除了放在书架和箱子里,还喜欢在书桌、茶几或床上放上几本书,以方便阅读。后来,随着藏书的增加,我发现原有的一个书架和一个大木箱早已不够用了,就连床下也放满了装书的纸箱,书桌和茶几等地方的书更显得太过拥挤。书到处堆放,不仅看起来零乱,而且用起来不易查找。于是,我特意订制了几个书架,将书一本一本整理后,整整齐齐地码到了书架上,想看时就拿出一本,不看就放回去,外面也不乱放书了。这样,看上去很整齐有序。可时间长了,自己却常常感到“无书”可读。特别是在沙发上休息或看电视插播广告时,因为旁边没有随手可读的书,有时又感到很累或觉得时间太少,看不了几页书,也就不愿去拿出一本书来看,失去了很多读书的好时间。
当我慢慢觉察出了自己的某些“失误”的时候,我恰巧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在一所大学里,一名教授在他的学生即将毕业时,真诚地对他的学子说,希望大家走入社会以后,每年都能读一本好书。学生们听完后笑了,每年读一本书?太少了,教授太小瞧我们了。不久,大家分别走入社会。若干年后,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又相逢在一起。教授问道,有谁每年都读了一本书?请举手。大伙一阵沉默。教授又问了一遍,有谁每年都读了一本书?读过的请举手。——结果没有人举手,一个人都没有。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触动。是因为大家不爱读书吗?莘莘学子,许多人都是伴着图书馆走出校园的。我想,其实我们许多人都是喜欢读书的。一部小说,一本散文,或是一套古诗选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钟情和爱好,许许多多的内容往往令我们手不释卷。只是,走入社会的我们,已不可能拥有太多的系统时间来读书。一种生活的烦琐,往往使人少了几多读书的闲暇,一种社会的纷杂,往往使我们生出了许多心灵上的杂念。而且,现代社会,吸引我们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不管是真真实实的,还是虚幻飘渺的,往往诱惑我们不再去理会那些可爱的书。有时,计划要读一本书,可当某一天我们回头一看,原来要读的书我们竟然连随便翻翻都没有去做。这样,读书的想法慢慢被我们以合理的。或是自欺欺人的理由予以无限地推延,以致于我们渐渐淡忘了书籍,渐渐淡忘了少年的追求。于是,我们心灵的绿洲开始慢慢被沙漠侵蚀,思想的天空不再时时撒满春天的阳光。
现在,我早已将书又放在了几处随手可得的地方。不求别的,只求看起来方便,只求能常常享受一下业余时间的乐趣,或者,有什么收获,随意写下来,和大家一块分享。
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总还是有的。”当我们真正思考时,我们发现,零散时间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就像一个个明珠,在我们的珍惜下,串成了一条条闪光的项链,带给我们无比的灿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