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中跨省招生,数量增长过快,后果比较严重!
为缓解部分示范性高中建设过程中的还款压力,一些城市招收外地高中生到本地上学,一些专家和学生家长认为,这种\"高中移民\"方式,潜藏着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可能在几年之后的高考录取时显现。天津市从2001年开始招收外地应届初中毕业生,当年只招收了200名。然而,今年招收外地高中生的规模猛增到4000人,约占今年天津市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的6%,考生主要来源于山东、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周边高考录取分数线较高地区。
据悉,这些外地学生到天津读高中,每人每学年交纳学费1.5万元到1.65万元,比天津本地生源交费额高一倍左右。这部分资金实行封闭运行,专门用于偿还学校建设的贷款。三年之后,这些学生将享受天津市普通高中在校生的同等权益,按照天津户籍学生待遇参加天津市的高考和招生录取。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刘清华博士说,这些外地学生之所以愿意花高价钱到天津上高中,主要是因为天津的高考录取比例较高,也就是说在天津考大学比在原籍考大学相对容易一些。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允康认为,这种经过选拔的\"高中移民\"是来自外地富裕家庭的高分学生,他们在天津考上大学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这直接侵占了天津籍学生的上学机会,意味着三年之后,有4000名本地学生本来应该拥有的上大学的机会被挤占。
潘允康说,本地考生与外地高考移民的冲突现在越来越激烈。去年,海南、宁夏、新疆等地都出现过本地学生静坐、罢课、上访等行为,要求保障本地学生权益,驱赶外地高考移民。目前,在天津参加高考的外地籍考生的比例和规模较小,问题还没有暴露。但今年四千的招生规模就使它成为天津市民街谈巷议的话题了,大家都明白三年后几千名天津本地考生所要付出的代价。
去年孩子刚参加了高考的顾先生说,我了解家长对孩子高考是否落榜的关注程度,可以用\"红了眼了\"来形容。本地考生家长对此提出异议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高考的命题、阅卷、录取还都是以省为单位,而不是以国家为单位进行的。地方政府有责任维护当地百姓的权益。
初三学生的家长王先生认为,如果招收外地学生的规模没有节制,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孩子受教育问题,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各级党委、政府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必须慎之又慎,如果因为外地学生挤占了指标而使自己的孩子没能考上大学,作为家长,我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潘允康认为,高中阶段的外地学生远离父母到外省上学,不利于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十六七岁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特别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双系教育\"相结合,老师并不能代替家长的亲情作用。家庭教育的缺失,会直接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性格偏差,如孤癖、敏感、偏执、抑郁等。
天津市第十四中校长陈立鸿说,能交得起高昂费用来天津上学的学生,大都是富裕家庭的子弟,他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性,难免会对本地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记者在采访时就亲眼看到报考天津十四中的一名外地学生,不满意学校食堂的饮食,必须每天到外面的餐馆就餐,而且还嫌天津的自来水有异味,每天要饮用瓶装矿泉水。
大家认为,跨省招收高中生的规模必须适可而止,增长过快就有可能引发不同利益群体的对立。到那时,教育主管部门将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已经收取了外地学生三年的学费,不可能再把这些学生\"退回\"原籍报考;另一方面,几千名本地落榜考生的家长有可能滋生不满情绪而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乱吧~~~
这个社会啊,,
“钱”还是重要的
哼~~~~ 其实高考就是地区不公平 确实是这鹅鸭昂 最终倒霉的总是平民百姓 有谁在乎老百姓呢? 听说北京蓝印政策已经改了,可以办蓝印,但高考不能占用北京的名额,听说天津十月份也会有变化,期待中~~~~~~ 今年光是宝坻一中就招了500多名蓝印学生!咱宝坻的孩子们可真够倒霉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