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女儿红
摇起了乌蓬船顺水又顺风
你十八岁的脸上
象映日荷花别样红
穿过了青石巷
点起了红灯笼
你十八年的等待
是纯真的笑容
斟满了女儿红
情总是那样浓
十八里的长亭
再不必长相送
掀起你的红盖头
看满堂烛影摇红
十八年的相思
尽在不言中
九九女儿红
埋藏了十八个冬
九九女儿红
酿一个十八年的梦
九九女儿红
洒向那南北西东
九九女儿红
永远醉在我心中
http://222.83.250.8/华语流行/大陆/男歌手/陈少华/03-陈少华_-_九九女儿红-msc.mp3
在江南,民间有一种酒叫女儿红,女儿红总让我联想到画家陈逸飞或林风眠的某些古典唯美的作
品:贴上方块红纸的酒坛子搁在雕花桌案上,穿红袄的女儿面对烛影鬓红,大红灯笼挂在高高的
屋檐上,一队民乐班子在天井里围着花轿吹吹打打--
我很想喝女儿红,我有女儿,据说有女儿的父亲才有资格喝这种家酿酒。你想想看,在大雪封门
的冬天或春雨潇潇的夜晚,身穿青袄、鬓簪梅花的妻子就着红泥小火炉为我温一壶女儿红,放入
青梅和姜米,让滚烫的酒浆暖一暖为夫为父的酒杯苍凉。三五杯下肚,喝得头重脚轻,然后蘸着
夜色,辅开宣纸,<采桑子>或<一剪梅>,写什么都可以,只要押得上韵脚就行,这样的古词
写起来心头就更暖和了。只是可惜, 这不过是我诗意的想象罢了,我住在水泥钢筋的森林里,到
哪里搜寻这一番古韵?我又不懂民俗,据说有女儿的父亲也是一定要等到女儿出嫁的那一晚才能
开坛喝女儿红。女儿红又叫九九女儿红,九加九等于十八,女儿十八岁了,她要坐着花桥乘着铀
篷船出嫁,就像一叶水草,从一个村庄漂向另一个村庄。新郎是父亲亲自挑选的,白净面相腼腆
个性,青砖瓦房三间,屋后桑麻一片,殷实的日子是女儿的未来,父亲不用愁烦,他心眼里只有
高兴,打开女儿红,还没喝,他就醉了。我渴望有朝一日也像江南农耕的父亲一样在民乐丝竹声
中喝下一坛子女儿红,然后无所顾忌地醉倒在家门口。可是,我没有田亩种植糯谷,更不会酿制
女儿红。
现在想起来,乡间的父亲其实更懂得爱呀,只是他们善言辞。在某个艾草清凉的晚秋,女儿下地
的第一声啼哭,肯定会让他心头一热,三亩田的糯谷就酿成三坛子女儿红,仔细装坛封口深埋在
后院桂花树下,就像深深掩藏起来的父爱,没事的时候就到桂花树下踏几脚,踏几脚仿佛心里也
踏实一些。回头望一望女儿头扎红头绳,眉眼儿像清明时节的柳叶,一天比一天明媚。本家兄弟
过来的趣道:老五啊,什么时候开坛喝女儿红呀?他笑着答:还早着呢。一笑之间霜花飞上鬓
角,苍茫岁月中一个青皮后生成了中年汉子,一坛子美酒由爱作酵母,在桂花树下、在他心头无
声无息地酝酿了九九一十八个冬春,就等待着开坛启封的那一天,那一天也许就在大雁南飞的九
月初九。
一坛女儿红,我不用看,也知道那是江南民间最美颜色;一坛女儿红,我不用喝,也知道那是最
正宗的中国滋味。
偶然读了这篇文章,感觉拥有女儿的父亲是多么的幸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