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360 发表于 2006-7-15 10:48:10

房价将下跌10%-15% 跌幅在首付比例内不会让市场崩盘

在2005-2006年度房地产十大新闻的评选中,我们说过,房价永远是购房人最为揪心的话题,所以当中原(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施永青提出未来几个月二手房价格要下降10%-15%的论断时,立刻吸引了媒体和公众的眼球.

  施永青介绍,宏观调控的政策出来之后,中原集团二手房市场的成交量降了30-40%,这是不小的数字,成交量少了之后,随之是价格下降,总有一部分等着出售的人会把价钱降下来才可以卖出去。去年上海宏观调控的时候,就出现成交量下跌,之后价格下跌。

  另外一个下跌的原因是,中央政府想看到房地产价格下来几个点才满意,否则的话,政策怎么才能叫做有效呢?如果价格不下来的话,可能还会出新的政策。宏观调控主要的目的是想使资源不要单一的流向房地产,在市场经济里面,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价格信息,价格变化才能影响资源的变化。如果价格还是在上位,那它接受资源的能力就不会改变,所以一定要让价格压下来,才能够把资源引导不流向房地产。

  对于资源向房地产业的过度集中,王小广认为,宏观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现在应该到了一个反思时刻,中国经济要建立全球性的竞争力,必须工业化、城市化。经济的增长方式过度依赖房地产就会导致很多的问题,满足了房地产的钢材,满足了房地产很多的生产资料,不需要多少技术,在低水平的技术要求下,他肯定是高能耗的。同时它也抑制了城市化的进程,所以,宏观调控一定要摆脱这种依赖性。

  上海独立撰稿人、高级经济师顾海波质疑,为什么不能让房地产落下来,他认为中国房地产最大的理论误区就是稳定房价,应该让价格尽快调整,跌到一定的水平。


  都说要防止房价的大起大落,钟伟说,房价一旦骤跌将很少有人能幸免于难,房价的下降会不会造成崩盘,对市场造成巨大打击?


  对此,施永青谈到香港的经验时说,房价下降的幅度在购房首付比例以内就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大陆的首付目前是三成,因此房价下降30%以内是可以承受的,而如果房价下降幅度不超过10%,就没法起到引导资金流出房地产的作用。


  这次的宏观调控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认为,经过调整后“该好的好,不该好的不好”,他不认为未来房地产将是单边式,即一定是牛市,价格上涨,也不一定是熊市,价格下跌,每个城市不一样、产品类型不一样,后市如何还要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用股票或其他商品类比。在他看来,当前的房地产处于汉唐盛世,7月份部分城市成交量将继续萎缩价格持平,8、9月份成交量会放大,呈现走出观望的迹象。

  巴曙松认为,下一步发展趋势最关键的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如果非要评价国六条,那就是明确了政府对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应该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为房地产行业留出空间,才能真正在中国出现本土的长江实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房价将下跌10%-15% 跌幅在首付比例内不会让市场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