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技术 发表于 2005-10-19 22:25:14

“不在号”的收藏品 zt

  蓟县古长城脚下,有个叫青山岭的地方,三百多年前清顺治皇帝曾御驾于此选择皇陵吉地,御封其西北方的九山顶为皇陵太祖山,于是便在这里建起二品级的衙门。如今那衙门早已不见踪影,却留下一座百十户人家的小山村。这里民风淳厚,古韵犹存。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我因公至此,受到老乡的热情关照。一位乡村老大娘不知怎么知道的说我喜好古物,趁我在一户人家吃“派饭”之机,送来一件长27厘米、形如簪子一般的物件。起初我以为这是用于别住发髻的那种扁簪,后经行家指点方知这是古代用来调药的器物,便硬塞给那老大娘5元钱。
  多年过去,老大娘送给我的那件东西一直放在家里没动。去年,同事老段突发藏趣,成了收藏中医药器具的“发烧友”。侦知老段有此癖好,我即将那件银制调药之具赠他,为他补上一品,以充实他的中医药器具收藏。老段如获至宝,喜不自禁。
  按收藏品分类,老段入藏的那些物件,包括我送的那件东西,似乎很难归于哪一类,甚至根本不在古玩器物之列,但是它们的收藏价值却是无可否认的。像这类杂七杂八不在号的东西,只要留心还是不难寻到的。我自己和我的藏友们也常凭着个人的感觉捡到一些很有意思的收藏品,有时甚至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次,我陪一位姓王的收藏爱好者逛地摊。王起步时,收藏不定向。此次他看见一只清代油灯,只花80元便将其买下。他让我把关掌眼,我说此物不假。王对购藏油灯的兴趣猛增,仅一年时间就购进了四十多盏古代油灯,形成小有规模的专题收藏。这正是“有意之中的无意,无意之中的有意”。
  俗话说:“骑马坐轿,各有所好。”由于各人所处的地位不同、心理不同,每个人对藏品的追求和满足方式也各不相同。只要一个人的爱好是高雅的、健康的、有益无害的,无论天上的还是地下的,古代的还是现代的,自然的还是人工的,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可列入个人收藏品之列,都会有应得的回报。   作者:章用秀    摘自《天津日报》

见血封喉 发表于 2005-10-31 01:14:36

羡慕 我想淘换一个古代的镯子!

猪明星哼哼 发表于 2005-11-1 10:36:34

我不敢玩儿古物。万一是盗墓来的,会被抓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在号”的收藏品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