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弄饭顺便发一帖--歌声献给孤独行走的里克尔梅
http://play8.tom.com/uploadfile/mv/200609/20/1158731703_87089.asf希望可以正常播放
“旁人从A地到B地,通常会选一条两小时车程的高速路。但里克尔梅却会选择一条盘旋的山路,崎岖但别有独特风光。”前皇家马德里主帅和总经理、阿根廷名宿巴尔达诺曾经用这样的比喻描述里克尔梅的独特风格。
一度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想欣赏最古典美的足球,一是选择到伯纳乌看齐达内,一是前往海布里找寻“冰王子”博格坎普,最后还能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糖果盒球场观赏里克尔梅的表演。在上世纪80年代或者更早的时期,足球流行的是前腰核心打法,马拉多纳、普拉蒂尼、济科等经典10号都在这个时期诞生。
然而,随着足球工业化的推进,现代足球讲究更多的是速度和效率,防守逐渐成为重中之重。这是足球功利化的象征,这个时代已经不适合个人主义的英雄。球王贝利曾感慨现代已经再难诞生真正的球王,在黑白电视时代,球迷不像现在这样追求成绩,尚未被商业化感染的球队也可以给球员更大的耐心。而现在,贝利说:“一旦你表现不佳,媒体就会把你杀死。”
假如诞生早20年,里克尔梅绝对将获得比现在更显著的成就。然而,即使在这个功利横流的时代,里克尔梅依然坚持着他古典的打法。他控球,他以自己的节奏控制比赛,而拒绝被比赛节奏控制。里克尔梅拒绝做手执铁锤钢斧敲打的工匠,他是大师,大师有更精巧的工作方式。
他就像一个在市井言语之间吟念着诗句的大师,在他人眼里,他成了异类。只有在维拉里尔这样人口不足万人的小镇球队,才会给他充足的表演机会。但即使在狭窄的舞台,昔日博卡球迷称为“中场魔术脚”的球星还是险些把球队带进欧冠决赛。
即使阿根廷球迷也不乏说里克尔梅慢的人,但阿根廷的死敌巴西阵中却有罗米的忠实支持者。里瓦尔多说:“里克尔梅慢?说这话的一定是不懂足球的人。里克尔梅绝对速度慢,但他处理球的速度比任何都快,他能让队友快起来。”从青年队到成年队都带过罗米的“青训教父”佩克尔曼说:“里克尔梅之所以不能像小罗一样出名,只是因为他不是巴西人。如果他生在巴西,就会成为里克尔梅尼奥(Riqulminho)。”
里克尔梅不会过人?下此论断者应该欣赏罗米在博卡时2平方米连过5人的表演,里克尔梅并非不能带球,只是他更执着地认为前腰的职责是传球和得分。
里克尔梅退出阿根廷队,或许不会对蓝白舰队产生太大影响。而阿根廷也恰好借这个契机摆脱“一人球队”名声,部分阿根廷球迷早就对里克尔梅为核心的战术不满,因为在现代足球中,这样的球队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
于是,在首次担任阿根廷队长后不久,罗米永久地脱下了他的阿根廷球衣。阿根廷可能不会受影响,但国际赛场从此永远缺少了一种风格,一种古典式前腰为核心的战术,在里克尔梅宣布退出国家队那一刻成为历史,就如侏罗纪后绝迹的恐龙。小罗、卡卡的球技同样值得观赏,但他们与古典主义已不沾边。
现在已经再难出现像里克尔梅这样的另类,在球场上沉默用双脚说话,在球场外专心做慈父孝子,与绯闻绝缘。博格坎普和齐祖都已彻底告别球场,另一个古典风格的中场鲁伊-科斯塔则在被忽视的葡超效力。所幸球迷还可以在维拉里尔的情歌球场听到古典主义的最后一首情歌,一首华丽得被常人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巴洛克圆舞曲……
http://img1.qq.com/sports/20051209/2820543.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60622/Img243865026.jpg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dgtt/200609150498_115470.jpg
http://us.i1.yimg.com/us.yimg.com/i/fifa/06/c/wp/mom1_1024.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