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饭桌社交:玄机种种
对于请客吃饭具有社交的功能,钱钟书就曾著文写道:“吃饭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社交的吃饭种类虽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把饭给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想想十年前,请客光荣,蹭饭可耻。请客的耀武扬威,到场的受宠若惊,请你吃饭是看得起你;十年后,请客的低三下四,到场者则仿佛慈悲无比,光临饭局是给足了主人的面子。发生此种价值逆转,盖因社会环境有了巨大变化。如今,请客就等于剥削了别人的时间:与家人欢聚的时间、与客户谈生意的时间、与上司攀谈的时间等等。所以如今请客,不是请吃饭,而是请吃“面”,面子的面。
有时候,被请的人也很苦恼:明知人家的饭不是随便吃的,但又不好拒绝,于是计划“还席”。受了人家的好处,再奉还若干好处给人家,这样就算两相抵消,不再负报答的责任。
饭桌是社会的缩影,饭桌上处处是玄机。以社交为目的的“饭”不是那么好吃的。
饭桌社交既然是社交,就要考虑参加社交的人数。一顿饭请一两个人还好,请的人多了最忌讳漏人。一旦漏了人,饭桌社交还没开始就已经宣告失败而且后患无穷。
话说整部《西游记》其实就是一场饭桌社交的“恶果”史。孙悟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为第一个上天堂的非主流神仙――当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弼马瘟”。悠哉游哉的孙先生听说西王母举办蟠桃盛宴没有邀请他,于是冲冠一怒,大闹天宫。
而在西王母看来,自己大宴众仙,孙悟空官职低微,不请也罢。孙悟空来到天上本来也很知足了,不料,安逸的生活让他的自尊心暴涨。如今被王母娘娘排除在蟠桃盛宴这个饭桌社交之外,于是他反了。乱瑶池,踢丹炉,拉起了“齐天大圣”大旗。虽说后来如来佛出手降伏了孙悟空,但孙悟空在西去的路上仍反复找众仙的麻烦。这些不正是一场不周到的饭桌外交带来的恶果吗?
饭桌社交离不开饭桌。有人说,中国的饭局是世界上最繁文缛节的饭局,比如“排坐次”。凡是饭局都有主座,主座是指正对门口的中央位置。主座一定是主人来坐的。主座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主陪”。主宾和副宾分别坐在邀请人左右两侧,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助理的右侧和左侧。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座上都算失礼。通过分配座位,中国人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座位安排是社会关系的一种映射。
有一种宴请,体现了饭桌社交的真谛,那就是老板宴请将被辞退员工的饭局。老板在这种场合一般会点“炒鱿鱼卷”这道菜,其寓意就是暗示员工“卷起行李卷走人”,简称“炒鱿鱼”。老板通过这道菜表明要辞退员工的意思,员工参加了这样的饭局,自己提出辞职,避免撕破脸皮。一顿饭能起到如此的作用,足见饭桌社交的水有多深。
和不同的人吃饭,能看出饭桌社交更多的潜规则。
和二三好友一起吃饭,口无遮拦,爽声大笑,从容轻松,是一种快乐,。和领导吃饭就难多了。“领导敬酒你不喝,领导夹菜你转桌,领导讲话你罗嗦”是谓“八大糗事”之一。
至于操办“公宴”,对主人的社交能力更是严峻的考验。如何选择档次合适的酒店,门口是否有停车位,怎么排座位,如何点菜,都要煞费苦心;酒席中,如何把握气氛、调动来宾情绪,男女客人之间的交流、主客之间的沟通,都要殚精竭虑。宾客尽兴而归,主人才能长出一口气。一旦出现纰漏,该达到的效果没有达到,那主人估计连跳河的心都有。
参加别人的“公宴”,你不过是饭桌上的道具。若是当贵客,你应尽量矜持,但不能谦虚过头;若是陪客,千万得记住自己只是个配角,安份守已,不能喧宾夺主,抢了风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