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上双眼
发表于 2005-12-13 12:15:11
下面是引用一枝独秀于2005-12-13 12:13发表的:
你也别吹,把你们两个绑一块,也。。。。哼哼!
绑一块好,二哥,我擅长喝,你擅长吐,咱俩配合,呵呵,天下无敌。呵呵
二师兄
发表于 2005-12-13 12:15:30
真成酒坛了。。。
蒙上双眼
发表于 2005-12-13 12:27:54
下面是引用二师兄于2005-12-13 12:15发表的:
真成酒坛了。。。
我们把论坛名字改成酒坛,是因为总在论酒,我们把二师兄的名字改成“二湿胸”,是因为你总在吐!
呵呵
聂小倩
发表于 2005-12-13 12:59:11
下面是引用前世故人于2005-12-13 12:15发表的:
绑一块好,二哥,我擅长喝,你擅长吐,咱俩配合,呵呵,天下无敌。呵呵
别吹了,人家一个人既擅长喝,又擅长吐,你们还敢说天下无敌?
自妻七人
发表于 2005-12-13 13:44:23
唱,念,坐,打.吐..........
聂小倩
发表于 2005-12-14 09:54:47
下面是引用自妻七人于2005-12-13 13:44发表的:
唱,念,坐,打.吐..........
你的功夫也不错啊~~
聂小倩
发表于 2005-12-15 13:09:24
下面是引用前世故人于2005-12-10 15:39发表的: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很喜欢喝高了的感觉,他让我们去掉自己心外面包着的那层厚厚的茧子,而对亲情、友情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呵呵,所以,你记住,朋友喝高了的时候对你说的话,都是真心的。呵呵
朋友喝高了的时候,估计我早就高了,所以他说了什么真心话,我是一句也记不得了.下次我一定少喝,听听真心话!
聂小倩
发表于 2005-12-15 16:52:31
东方金字塔——西夏陵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宁夏银川市西郊约35公里的贺兰山东麓中段。在方圆50平方公里的陵区内,九座帝王陵布列有序,二百余座陪葬墓星罗棋布,座落旷野,规模宏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西夏是中国十一世纪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鼎盛时期,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包括今天宁夏、甘肃、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的广大地区,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是当时西北地区的一个军事强国,与宋、辽鼎足而立。它自公元1038年立国,于公元1227年被蒙古灭亡,建国189年,历经十代皇帝,对中国的统一和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座落在陵区东侧的西夏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西夏皇家陵园为背景、真实形象地展示西夏王国兴衰历史的博物馆。全馆占地面积5300平方米,西夏佛塔密檐式建筑造型,风格别致,既有现代建筑之气势,又与陵区遗址相呼应,形成了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馆内精选了最具代表性的西夏文物671件、专著、论文、杂志文章413册(篇)。主要有雕龙石柱、石马、琉璃鸱吻、西夏碑文、石雕人像座、佛经、佛画、铁甲衣、西夏瓷器、官印等;以6:1的比例复制了维修前的宏佛塔;在二楼天井壁精选临摹8幅西夏壁画,展现了西夏石窟艺术的精华,让人们领略西夏王国往日的辉煌和灿烂,诸多的历史之谜,会勾起游人的无尽遐思。
神秘的西夏王陵是银川西部贺兰山下一处感觉西夏文化、寻古探幽的旅游胜地,它以诱人的魅力和与中原地区迥然不同的西夏文物而具有无限的吸引力。
风雨西夏,党项悲歌。西夏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西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园中的一簇奇葩,西夏文字则是这簇奇葩中最为闪亮夺目的明珠。 西夏陵残碑是蒙古军队破坏西夏陵的见证。从目前收集到的三千三百多块西夏残碑看,一处出土的残碑多则千百块,少则几块,除了仁孝寿陵残碑缀合出一块能读通的16字西夏篆文碑额外,其余残碑没能拼集出一块完整的碑文来。还有陵区出土的八九座石像碑座,獠牙外露,怒目圆睁,双乳丰腴作跪状,有人说是碑座,有人说是祭床,至今没有定论,依然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可以说,游览西夏王陵,宛如进入一座迷宫,直惹得中外学者争说西夏叹兴衰,指点九陵论长短。
聂小倩
发表于 2005-12-15 16:56:04
大自然魂丽的交响乐——沙坡头
位于宁夏中卫县城西20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 ,濒临黄河,是集沙与水为一体的绝景。大河涛涛、沙山陡峭、白云碧空、沙海绿洲,景色壮观异常。由于治理沙漠成绩突出,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荣誉称号,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级景区之一。
奔腾的黄河穿峡越谷,从黑山峡流入中卫境内,至沙坡头一个急转弯,改其汹涌而为平缓,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景观--沙坡头,由此开创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辉煌历程。浩翰无垠的腾格里沙漠,沙海茫茫、金涛起伏,由北面以不可遏制的凶蛮滚滚而来,到这里却戛然而止,伏首在黄河岸边、香山脚下,形成了一个宽2000米、高200米、倾斜60度的大沙坡,由此而得名沙坡头。天气晴朗时,人从沙坡向下滑,沙坡内便发出一种“ 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鸣,人称“沙坡鸣钟”,是中国四大响沙之一。站在沙坡下抬头仰望,但见沙山悬若飞瀑,人乘流沙,如从天降,无染尘之忧,有钟鸣之乐。
在沙坡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意境得到了完美体现。传统和现代交融的众多游乐项目新颖独特,极富参与性;滑沙听钟、坡底戏泉,物我两忘,其乐无穷;黄河弄筏,追波逐浪,古朴自然,有惊无险;乘“天下黄河第一索”飞越黄河,挑战自我,惊险刺激;古老的木帆船、赤背的纤夫,再现了逝去已久的岁月;沙雕、沙疗、沙浴和沙漠球类,融智慧、趣味、知识、健身为一体;骑骆驼畅游沙漠,体验沙海轻舟之浩渺,观大漠日出日落之壮美;夜宿大漠营地,观星赏月,品味沙漠月夜之神秘;住帐篷,燃篝火,饮酒吃肉,狂歌劲舞,回归自然,无拘无束……
沙坡头,国际滑沙中心,中国沙漠旅游的基地,黄河漂流的故乡。
沙漠游:在园林的东边有一块平整的沙滩,那里卧匐着许多庞然大物,他们便是有“沙漠之舟”之誉的骆驼。在茫茫大漠中,无论是忍饥耐渴,还是载物运行,都无人敢于它匹敌。爬到这驯顺的畜牲背上,双手把住它硕大的、高高隆起的驼峰,在叮咚的驼铃声中,任身体随着骆驼跋步的节奏摇动着,有哉游哉,无疑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铁路之北,穿过人力丰功的建树——治沙绿色长城之后,便是腾格里大沙漠。它的浩瀚、它的诡谲、它的变幻莫测使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们很难揭示它的真面目,可人们总想揭示它的真面目。既然沙漠被喻为瀚海,那么,海上所见到的“海市蜃楼”在这里也可以见到,不过要看你有无运气罢了。至于“沙海日出”,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金黄的日光,金黄的沙海在瞬间的万千变化不是自己亲眼所见,是无法形容的。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是这里的沙漠除了感受到一般沙漠游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外,还能观赏到沙漠湖泊 沙漠绿洲、沙漠长城、沙漠草原、沙漠岩画和沙漠牧民及其原始古朴的生活方式。加上古丝绸之路更加充满了神秘和诱惑力。旅途中,即使不用眼睛,只用耳朵也能感受到变幻无穷的沙漠风光。抑或长吼一声亦会产生一种从来未体会过的快感。
聂小倩
发表于 2005-12-15 16:59:47
固原须弥山石窟
位于六盘山脉北端,在固原市西北55公里处,海拔1700多米。这里峰峦叠嶂,岩石嶙峋,曲径幽深。自北朝、隋、唐至宋、明各代,在山的东麓开凿的石窟多达130余处,总称为“须弥山石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山石窟不像敦煌、云岗与龙门石窟那样,石窟几乎都开在临川的一面峭壁上,使人一览无余;而是随着山势的起伏变化,或临川而开,或雄立山巅,或蔽于山凹,东一点,西一片,上上下下、隐隐显显,富于变化,耐人寻味。
历代在这里开凿的石窟到今天保存完整的有22个,分布在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5处,蜿蜒2公里。其中北周造像最为精美,在全国造像中是佼佼者。隋代的造像风格淳朴,唐代造像面形丰满,表情安详。最高大的一座释迦牟尼坐像是唐代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前雕凿的,高26米。此外还有宋、西夏、金、明等各个时代的多处题记、碑刻,是我国石窟艺术的重要遗址之一。
火石寨:在宁夏南部的西吉县境内有一处风景名胜——火石寨。由于它的山峦呈现暗红色,尤其在绿树的掩映下,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因而取名火石寨。每当春夏时节,满山遍野花草丛生,色彩斑斓,蜂恋蝶舞,生机盎然。在稀疏的林木间,还生长着一簇簇箭竹,为北方山水增添几分南国姿色。在火石寨方圆百里之内,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兀立山峰,其中著名的有扫竹岭、石寺山、照壁山等,尤以天然石城最为奇特。火石寨不但有令人神迷的自然景观,还有十多处石窟建筑,它是和须弥山石窟一脉相承的。
唐代第五窟: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造像中,单体佛像规模最大的要数唐代所建的第五窟。窟中有高达20.6米的大佛坐像雕刻,神态安然,气宇轩昂。这里地势开阔,视野辽远。站在大佛前凭栏相望,古战场上山川依旧,令人茫然生无限思古之情。而51窟那种群体造像气魄雄伟的氛围,又叫人惊羡不已。第51窟开凿于北周,素称“须弥之光”。石窟开凿在一座小山包上,将山包整个凿空,辟出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个部分,是须弥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窟。窟中7尊6米多高的佛像姿态优美,雕作手法纯熟,代表了北周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仰面环视,淡淡的白光从洞口撒进来,映出四壁雕像流畅的线条和高大的体量,使人有置身极乐世界的神秘感。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