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倩 发表于 2007-4-25 22:30:08

小三峡(王国华)

人人都知道三峡景色美,却鲜有人知道还有一个小三峡。游船从重庆顺流而下,过瞿塘峡,便是三峡第二峡??巫峡。巫峡的门户,是巫山。大宁河紧贴着巫山汇入长江。小三峡(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便在大宁河中。
漂亮的导游是本地人,家住巫山县城。她指着一座大桥告诉我们,我小时候经常从这座桥上过。原先的大宁河水位很低,但是等到三峡蓄水完工以后,这座桥离水面只有10米高,要被迫拆除。三峡工程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由此略见一斑。船入河口,先是龙门峡。龙门峡并不陡峭,一个山峰连着一个山峰,峰林跌宕,很有层次感。崖壁苍凉班驳的黑,仿佛把人拉到另外一个纪元,心头陡起思古之酸楚。偶然可见有黄的,白的土迹点缀着黑,水洇洇的湿,身子也跟着一个哆嗦,像是被水浇了一下。
水道九曲回肠。船在峡谷中行进,好像随时要撞上前面的悬崖,马上就要撞上的时候,忽然拐一道弯,柳暗花明,路途又畅通了,风景也变化了,心情也舒朗了。刚刚长舒一口气,路又到了尽头。再走,再寻,再发现新的起点,虽然惊险,但无绝人之路。人生之反复无常,崛起颠覆,莫不如此。
过了龙门峡,天还未放晴,忽然见前面景色陡变,峰顶上出现了团团雾气。如烟如幻,一口气就可吹走的样子。越往里走,雾气越浓重,但不会压得你透不过气来。无论多浓,总是轻灵的,厚而不积。奇怪的是,总是峰顶上有雾,峰与峰之间的空隙,就只有空隙。团团的雾只为装饰,不,是陪伴峰峦。船在走,雾的样子在变化。换一个角度,雾就不是雾了,是另外的雾,是爱,是诺言,是厮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说的就是这里的雾吧?到小三峡里来看过了云雾,其他地方就没有雾了。这条峡的名字就叫“巴雾峡”。
接下来是“滴翠峡”,崖壁逐渐陡峭,上面郁郁葱葱地长满竹子、草和各种树木。据说,这里四季常青,夏季温度很低,可以避暑。几个游人惊呼起来,他们看到了猴子。那些猴子在悬崖峭壁上轻松地跳来跳去,身子忽然飞离枝桠,在人们的目瞪口呆中,落在很远的一根竹子上,那翠绿的竹子晃啊晃啊,随时都能折断。李白有诗曰“两岸猿声啼不住”,大概因为距离太远吧,我们没有听到猴子的啼叫,好像在看一副无声的动画。这些猴子让远离县城和人群的滴翠峡顿时生动起来,但愿他们保留住这最后的属地。
小三峡里面还有个“小小三峡”,可惜,我们行程安排太紧,没有去看。同样是三峡,分出了“大”、“小”和“小小”,冥冥中的这个数字,像是有人故意安排。三峡壮阔雄伟,小三峡不是浓缩了的三峡,它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为它独立的性格祝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三峡(王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