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入门:邮票的收藏(ZT)
邮票的定义邮票是由国家邮政部门或由政府许可设立的邮政机构发行,表示邮资已经预付并据以提供邮政服务的独立的有价凭证。邮票的本质包含以下几点:一是由国家(地区)邮政部门发行的;二是作为邮件纳费标志的有价证券。 邮票的要素
邮票有三要素:即国家(地区)铭记、面值和主题图案。 邮票名称
指印在邮票票面上表示邮票发行目的的文字,如我国纪1邮票的票名是“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邮票名称通常是由邮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有两种情况需说明:一是有的邮票的名称 未印在邮票票面上,如1992年我国发行的“青田石雕”邮票等。二是有的早期邮票邮票发行部门在发行时并末给邮票确定票名。对于后一种情况邮票目录出版者总是根据邮票图文为邮票定个票名,目的是方便集邮看的收集和研究。 邮票铭记
指印在邮票票面上的邮政所属国家(地区)或发行机构的名称,或者是它们的标志。一般都以文字、缩写字母来表示国名。如我国1992年以前发行的邮票印有“中华人民邮政”、“中国人民邮政”字 样,从1992年起发行邮票印有英文“(China)”和“中国邮政”字样 ,把国名和邮政标记分印。美国邮票上用缩写字母“USA”,前苏联邮票上用缩写字母“CCCP”表示国名。邮票是国家(地区)发行的邮资凭证,邮票上必须印有国名(如中国)或地区(如香港)名称。万国邮联对此有明确要求,但英国例外,英国邮票以英国国王头像代表。识别邮票上的铭记可以了解是哪个国家(地区)或发行机构发行的邮票,进而探讨有关国家的地理、历史、货币、语言文字 等方面的知识。 哪些早期邮票值得收藏?
2004年嘉德春拍,大龙薄纸邮票全套1分银、5分银各二十五枚全张以47.3万元成交。
早期票宜断代收藏
清朝民国时期:“红印花加盖”风头最劲
清朝、民国时期发行的老邮票价格目前已经不断上升,最便宜普通的盘龙票(当时市价几角钱)目前也要去到10元左右。最值得关注的是“红印花加盖”和“大龙票与小龙票”。
红印花加盖
“红印花加盖”因为在拍卖场上屡创新高,在早期票中风头最劲,目前价格也一路上升,最便宜的票种,以前的价格为几十元,现在已经上升到几百元,翻了近十倍。
“红印花加盖”是海关用的票据,当时国家刚刚开始开办邮政,因为还来不及制作邮票,便将海关的邮票用来改值。原票价从1分到5元不等,发行数量很大,达到几十万张。
“红印花加盖”又分为大字加盖和小字加盖,小字加盖相对少很多。大字当1元的“红印花加盖”,目前价格不上万元,而小字当1元的“红印花加盖”,就去到200多万元了。据资料显示,目前仅有一枚小字当1元的“红印花加盖”。另有一枚加盖邮戳的孤品已被捐献给国家。
“红印花加盖”受集邮爱好者的追捧,主要是因为其工艺上难以仿造。当时运用的是凸版印刷技术,而目前的技术只能仿出平版印刷,所以仿冒品通常容易被行家“一目了然”。另外,红印花的原票非常稀有,所以即使无加盖红印花,也是价格不菲,造假者也无必要在原票上加盖。
大龙票与小龙票
大龙票又称海关大龙票,主要有3个版:阔边黄大龙票、薄纸大龙、厚纸大龙,其中阔边黄大龙票最为珍贵,而薄纸大龙最好要成套收藏,价格可达几千元。不过大龙票收藏的难点就是其工艺简单粗糙,容易仿造。而小龙票发行数量又太大,不那么值得收藏。
大龙票是1878年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小龙票中的精品能过千元。不过,专家提醒收藏者们千万不要将小龙票过水洗,小龙票是粉纸印刷,水洗图案会褪色。 建国以来:自然人文类题材为收藏首选
也有许多收藏者专门收藏新中国的老邮票,这个时期的邮票也有部分珍品存在。郭先生表示,建国后的邮票以题材见长,早期发行的一些自然人文题材的邮票,如黄山、金鱼、菊花、牡丹、梅兰芳等题材的邮票一直备受收藏者的喜爱,可以说是“优势股”,价格稳中有升,值得投资。
不过收藏新中国的邮票必须特别注意邮票的发行量,1982年后的邮票往往发行量比较大,这样的邮票的价值就远不如早年发行量适当的。同时要注意邮票的品种,自然人文类题材的为首选。当然,还有就是邮票的品相要好。
旧币时期(指使用几百元、几千元面值的人民币时期):这个时期的普通票、纪念票(以某件事情为纪念题材)、特种票(有非事件性的特种题材)都值得收藏。现在市场和藏家手中不难找到这个时期的老邮票,也有个别珍品存世,如前苏联35周年错版票。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这个期间的纪念票和特种票都有收藏价值。
近10年:最好收藏实寄封,因为目前存世量比较少,而且价格相对便宜,长期看收藏潜力大,而普通票的实寄封也有一定收藏价值。
“发行量巨大、邮品礼品化成风,令邮票收藏爱好者们对现代邮票失去信心”,有行家提出,目前“早期票”(泛指旧时发行的邮票)价格飙升,屡次以超过百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出,除了邮票的价值逐渐被认识外,还因为部分藏家转而收藏“早期票”,托起市场价格:“现在的邮品市场不是通常所说的那样低迷的状况,反而是非常火爆,而且不同于1991年、1997年那种一哄而上的高峰,形成了卖方市场,许多邮票的价格比前两年翻了一两番。” “早期票”市场一片叫好声,但什么“早期票”才值得收藏?
发行量大礼品化影响新邮
许多邮票收藏爱好者都表示,现在的邮票发行量太大,所以新邮票刚发行,价格会上升得很快,一段时间后又会迅速下跌,甚至跌穿面值。如近期发行的“青藏铁路”,面值是2.4元,一开始上升到3元以上,很快又跌穿为1.7元。这样的现象令收藏爱好者们对新邮票很失望。
北京嘉德拍卖公司邮品部专家郭先生表示,市场上经常有一些商家把邮票作为一种礼品,例如随着唱片的发售而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又例如公司成立周年纪念又可以发行一套邮票……这些是邮票的商业价值,而邮票本身是没有任何特别之处。这些邮票的价值不在于邮票本身,而是附加在上面的其他价值。也有行家提出邮票风行礼品化,一些非礼品化邮票反而买不到,令收藏爱好者们无可奈何,对新邮票失去收藏信心。因此,一些比较有实力的邮票收藏家转而收藏早期票。
早期票值得追捧
今年6月5日中国嘉德以242万元拍出一枚1897年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元新票(简称“小壹元”),创下国内邮票拍卖纪录;之前还曾以220万元拍出一枚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元邮票;而北京华辰则曾以127.6万元拍出1897年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小字2分壹佰枚全张。
早期票存世量很多,进行系列收藏难度较大,广东省钱币学会专家剑琴老师建议收藏者按专题收藏或断代收藏,将自己收藏的范围缩小,收藏更有方向。
中国的邮票起于光绪年间(1878年)海关办邮政,1891年国家办邮政,至今有过百年历史。所以从时间上看,“早期票”分为清朝民国和新中国的老邮票,目前最受关注的是清朝、民国的老邮票。收藏爱好者可按自己的实力、兴趣选择某个年代作为收藏研究对象。 识别假票4要点
专家建议收藏者们多看有关资料、关心资讯,与藏家们多沟通,并了解做假动态。“假票就是假票”,专家认为,虽然目前邮票的作假非常猖狂,但仍“有迹可寻”。
黑点:电脑伪造的票黑点仔细看可分辨出几种颜色,而真品的黑点是纯粹的黑色。
细线条:珍品的细线呈连贯,而假票的细线是断续的。
纸质:真票使用的是专用原始纸,无经过加工,在荧光下无任何反应;假票多用铜版纸,在荧光下有反应。
印刷版别:真票通常各有特殊版别,而假票通常没有。如猴票真品是凸版印刷,有些线条呈突起,而假票是平版印刷,无任何突起。 2006年嘉德春拍,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新票以242万元成交。 2004年嘉德秋拍,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小字当4分复盖以46.2万元成交。 (广州日报 关莹) 邮票收藏:一“齿”之差 天壤之别
对于邮票,“齿”是一个专用俗语,它的全称是“邮票齿孔”。 邮票齿孔是邮票与邮票之间凿打的孔洞或压痕,凸出的部分为“齿”,凹进去的为“孔”,两者合在一起,统称“齿孔”。齿孔是邮票的重要特征之一。与此相对,无齿邮票或无齿小型张,则是专门区别有齿邮票或小型张的概念。同样没有齿孔小型张如纪33《古代科学家》、纪47《人民英雄纪念碑》、纪50《关汉卿》以及后期J162《孔子》、J163《建国40周年》等,因为没有同题有齿邮票,价格上也没有相应比照,所以邮市参与各方不将它们归类于无齿邮票的行列。
在邮市,“无齿”是个特别的概念,同是邮票,有没有这个“齿”字,价格大不一样。
以T132《麋鹿》为例,1997年邮市高峰时,同是两枚邮票,有齿邮票价格在12元附近,而无齿邮票却在40元以上。由于价格差异太大,不少贪小利者玩起心思,将有齿邮票的“齿”裁去,冒充无齿邮票出售。无齿《麋鹿》四方连价格高时,在200元左右,而同期有齿《麋鹿》四方连,喊价才50元左右。近些年市场疲软,无齿《麋鹿》四方连也萎缩到45元附近。尽管如此,它还是比有齿《麋鹿》单套2元的价格高出许多。
严格地说,新中国邮票发行至今,无齿邮品只出有7套,包括5套邮票,2枚小型张。5套无齿邮票中,有4套是老纪特邮票,发行期主要集中在1962年和1963年,其中纪念邮票1套,为1962年8月8日问世的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全套8枚。特种邮票3套,都是1963年发行的,分别是6月1日问世的特54《儿童生活》,12枚一套;8月5日问世的特59《熊猫》, 3枚一套;9月25日问世的特60《金丝猴》,3枚一套。短短4个月间推出3套无齿邮票,时间之紧,套数之多,在世界邮票发行史上也不多见。老纪特邮票的这4套无齿邮票,发行量均不详。
新JT邮票对“无齿”形式控制较严,全部353套邮票中,只有1988年12月20日发行的2枚套邮票T132《麋鹿》,才另有无齿品种。原邮电部安排50枚浑然一体的无齿《麋鹿》大版,目的也是呼吁邮人加大对珍稀动物的关爱。无齿《麋鹿》的发行量为744.4万。
编年邮票中的两款无齿品种都是小型张形式,一是1995年9月14日推出的95—19《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 北京1995》,俗称无齿“桂花”(售价3元,纪念邮折50元);一是1996年5月18日推出的96—11《1996中国—第九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市场称之为无齿“宝鼎”。两者都有同题有齿小型张,不同的是,两款无齿品种是两次国际性邮展的主题邮品,发售对象略有区别。无齿“桂花”发行量控制较为严格,只有56.7万枚。相比之下,无齿“宝鼎”泛滥成灾,发行量546.5万,差不多翻了10倍。
邮市历次行情中,无齿邮票虽不是运行主体,但每次都以其独特个性参与,并起到一定影响作用。1997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印行的《邮票价目表》上,《梅兰芳舞台艺术》结算价为2.3万元、《儿童生活》1000元、《熊猫》1700元、《金丝猴》1200元、《麋鹿》30元、无齿“桂花”800元、无齿“宝鼎”160元。现在它们的市价自然大幅回落,2006年8月上旬末,《梅兰芳舞台艺术》 1.5万元、《儿童生活》550元、《熊猫》1300元、《金丝猴》750元、《麋鹿》11元、无齿“桂花”190元,无齿“宝鼎”23元。与其他有齿品种相比,它们的价格还算是强硬的,尤其是《梅兰芳舞台艺术》,距1997年中国集邮总公司的泡沫价格,相差已经不是太远。(张健初) 哪些邮品不宜收藏
有的集邮爱好者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即求珍求全。其实,对邮品的收藏,只要精力与财力状况允许,以丰富的“邮识”为条件,实行兼容并包,又何尝不可呢?但是,确实有3种类型的邮品不宜过多收藏。
花纸头是一种穿着邮票外衣,实为仿真邮票的印刷品。它与普通邮票一样,印有国名、图案、面值,并打有齿孔,一般也盖有邮戳。但是花纸头的面值是虚拟的数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邮资。这类邮票设计得大都花里胡哨,引人注目,并以铜版纸印刷,容易引起集邮爱好者的购买欲望。所以,对于这类邮票的收藏应慎重。
还有一种金银邮品。这类邮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动辄镶金嵌银,显得雍容华贵,这也成为它的最大卖点。起初人们看到这类邮品不俗的包装,容易将其与珍邮等同起来,再加之广告上“限量发行”、“流水编号”等字样的大力吹捧,便慷慨解囊。后来随着人们“邮识”的增加,加上该类邮品受到“不得组集参展”的限制,许多人认为把它们存放在家中也不过是占据空间罢了。
另外,商业邮票也不宜多藏。这类邮票的发行国大多是一些非洲国家和欧洲内陆以发行邮票为支柱产业的小国,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印刷精美。这类邮票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大量出口,外销大大超过了内需。这类邮票曾在1996年至1997年间风光一时,但随着邮市走冷,也就逐渐无人问津了。(生活日报 周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