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过客
发表于 2007-4-29 19:54:41
NO.10 四星宾馆却像回到“旧社会”
张先生今年春节后到北方旅游,和某旅行社签订的合约里写明,可以享受四星级住宿标准和25元每餐(正餐)的标准。但到了冰天雪地的北方城市,张先生发现自己好像回到了“旧社会”:住的所谓四星级宾馆马桶漏水,半夜起来鼓捣马桶,结果还是臭气冲天,一夜没睡好。吃饭的时候,一般8个人一桌的标准,导游硬是让三桌人并成两桌,导致很多人吃不饱。警示:消费者在和旅行社签订合约时,最好明确这些衣食住行的标准,如果有缩水,消费者有权索赔。
人间过客
发表于 2007-4-29 19:55:13
NO.11 飞机换成中巴
在四川旅行的时候,贺女士一行本来应从某景点飞回成都,但导游却以“买不到飞机票”为由,要游客乘坐豪华车回成都。贺女士等只能接受安排。但导游实际安排的却是一辆破中巴,结果所有游客一路颠簸回到成都,刚刚来得及坐飞机!警示:到地方后擅自改变交通工具,导致消费者时间、金钱受损,旅行社除了应该补足换交通工具后的差价外,还应该赔偿消费者因时间误差造成的损失等。
人间过客
发表于 2007-4-29 19:55:59
NO.12 组织游客看“黄色”节目,导游暴利
冯小姐去华东旅游时,遇到当地导游要求他们参加当地的一些自费项目,冯小姐不感兴趣,拒绝了导游的“好意”,结果导游面色一变,说不参加自费项目也不能呆在车上,要等看完节目的游客回来后才能上车。冯小姐只能不情愿地去参加了导游介绍的节目,结果一看,居然是黄色节目!警示:消费者在参团前可以记住旅行社的电话,发现问题可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人间过客
发表于 2007-4-29 19:56:41
NO.13 行程表中藏“奥妙”
旅行社自定的行程表,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是行程安排模糊。行程表基本上都没有标明出团、返回的时间,也没有标明沿途吃住点的酒店名称、就餐和入住时间、当地有哪些可以安排的自费项目以及收费标准等,这就给旅行社、地陪导游留下很大的自由安排、随意更改行程及服务标准的空间,从而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其次是行程安排不合理。早出晚归;坐车和购物时间长,实际游览时间短;各景点时间松紧不合理,著名景点安排时间太短等。
人间过客
发表于 2007-4-29 19:57:08
NO.14 名胜景点安排少
花钱外出旅游,消费者无非想去看看名胜景点,但是到当地后大失所望,因为旅行社行程表中安排的景点中,真正的名胜景点并不多,许多当地真正知名的景点是不去的,如果消费者要求增加,就会作为自费项目加收费用,不少消费者为了不白来一趟,只好另外掏钱去参加自费景点项目,这就给导游、司机提供了赚取服务费、门票折扣的机会。
人间过客
发表于 2007-4-29 19:57:59
NO.15 导游服务差异大
导游资质,直接关系到导游的服务质量。导游提供的服务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未能按照规定持证上岗;景区游览,游而不导;景区讲解,版本各异,敷衍了事;变相收取小费。其手法通常是:向游客推荐自费项目、沿途增加行程表以外的购物点、以暗示的方式向游客索要实物。
人间过客
发表于 2007-4-29 19:58:45
NO.16 强制参观高价店
出外旅游,买点当地特产本属人之常情,但是跟着旅游团,买什么、去哪里买,就没有了消费者的发言权和选择权。许多旅游者常常会碰到旅游时购物次数多、时间长。在景区,游览时间都很仓促,但到了购物商店,导游却从不限制时间。导游带去的商店,几乎都有两个特点:一是店内的促销人员都较多;二是促销人员都吹嘘店内商品价格优惠。当你购买后一作比较才发现价格已比市场价高出了三分之二。商品质量不保证也是其中的一个陷阱。有些药品、食品标识不全,没有国家规定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
人间过客
发表于 2007-4-29 19:59:17
NO.17 超低价格虚假宣传
以超低价格吸引消费者报名,可以说是旅行社广告的一大特点。旅行社实际出团价格比广告价格高。所谓的低价有许多费用“不含”:不含机场建设税、不含旅游局规定必须为消费者办理的人身意外保险费、不含机场接送,并且行程表上有些景点的门票、乘坐缆车的费用自理。
人间过客
发表于 2007-4-29 20:00:26
NO.18 质量反馈的“优质服务”
在整个旅游行程结束时,导游都会拿出一张旅游服务质量反馈表,并暗示游客:他们的工资奖金就抓在你们的手心里。大多数旅游者都抱着“反正行程已结束”和“不愿意砸人饭碗”的心理。在他们的“明示”和提示下,团团优质的服务就生产出来了。有些旅行社竟然连“服务质量反馈表”都没有让旅客填,此中暗藏着什么玄机就不言而喻了。
人间过客
发表于 2007-4-29 20:00:59
NO.19 看不懂的模糊信息广告
旅游购物时大家旅行中的常规行为,也常常被商家各式各样夸大了的广告所吸引。看不懂的模糊信息广告是商家促销的“强心剂”。促销广告中,承诺的超低特价机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符;特价机不标注商品的型号、功能;随意编制数量和价格,这是吸引消费者到商场来的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