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在人间
发表于 2007-5-8 11:04:57
降价就降价吧···反正又不卖···什么时候涨价什么时候卖吧
友情岁月
发表于 2007-5-8 12:44:17
蓝印不是停了吗
今晚有雨
发表于 2007-5-8 13:23:30
房价能不往上涨就是好事了,降是不可能的了,别指望了!
长弓
发表于 2007-5-8 16:21:49
涨百姓苦,降百姓苦!
潮白河
发表于 2007-5-10 16:57:58
蓝页外地高考的来宝坻要100万了,几乎在宝坻没有办的了,宝坻的房价将有一个波动,也就是新房子不会有原来那样 的快了。
蓝水、宝平、宝鑫有一大部分让外地 的蓝页买去了。估计往后宝坻的房子买的速度将慢下来了,况且,许多的蓝叶还要卖。
再看3个月就知道了。。。。。。。。
现在蓝水在电视上广告,买一套赠空调,一次性便宜3个点等等。,。。。
吐泡炮的鱼
发表于 2007-5-10 17:45:28
等待那天
满天星
发表于 2007-5-11 23:43:56
有房的哭,没房的乐,我看笑话
少年的龙
发表于 2007-5-12 09:06:43
]引用第16楼满天星于05-11-2007 23:43发表的 :
有房的哭,没房的乐,我看笑话
有房为啥哭???没房还乐????
你看笑话到没什么问题[s:45
阿莲
发表于 2007-5-12 09:31:17
随着国家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各部门联手调控房价等一系列调控措施浮出水面,房屋开发成本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话题。近日,一位在珠三角和广西、云南多年从事楼盘开发的房地产开发商向媒体的记者坦言:“楼盘开发成本只占房价20%,房开商能够拿到其中40%的利润,余下超过40%的利润全部被相关职能部门‘层层消化’掉了。” (5月11日《经济参考报》)
高达40%的“灰色成本”,这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数据。之前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开发商所谓的“公关”成本在楼盘总成本中的比重,也就是5%到10%,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数据竟然高达40%。如果开发商所言不虚的话,那就太让人触目惊心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这些“灰色成本”降下来,那么开价6000元一个平米的房子,只需要3000到4000元一个平米就能够买下来。不难想象,这对那些苦不堪言的房奴来说,将是一个多么大的利好消息。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去年的一则“旧闻”:去年9月,广东的人大代表要求公开房产的成本,遭到广东省建设厅的婉拒,理由是涉及到商业秘密,还说会影响公平竞争的环境。当时人们就觉得奇怪,房产的成本有何秘密可言?工价、水电价、建材价都是透明的,要说有什么秘密,只会发生在权钱交易领域。现在,来自开发商的“自曝黑幕”,可以证实针对广东的疑惑了。
房地产行业是商业贿赂的重灾区,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商业贿赂贯穿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权力拥有者都可以通过权力寻租获取部门或个人私利,而这些“公关成本”最终都将被转嫁到买房人手中,推动房价的上涨。这些年来,原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昆明市规划局原局长曾华、原上海房地局副局长殷国元等官员纷纷落马,就是房地产职能部门腐败现象的最好明证。
正是因为如此,从上月起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八部门联合动员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楼市专项治理,矛头直指房地产官商勾结。据悉,此次整治目标直指“房地产行政审批过程中涉及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规行为”,重点在项目立项、土地取得、规划审批、预售许可等环节,惩治违规审批、滥用权力、违法不究,以及在行政许可中的索贿受贿等行为。
八部门联合打击房地产官商勾结,其结果如何,现在还无法看到成效,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减少房地产市场上寻租现象,于国于民都是大有裨益的:对于普通购房人而言,他们期待着,楼市专项整治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房价的灰色成本;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良性的秩序将带来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国家而言,楼市专项整治一则有利于廉洁政府的建设,二则房地产企业“利多税寡”的不正常状况将获改观,国家来自房地产业的税收也可望增加。
其实,即便不是开发商“自曝黑幕”,我们也可以从中央对房市的一系列调控无一不落空可以窥之一二,从根本上说,这里面显然有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利益在里面,再得力的调控有难免变成“空调”。民众殷切期盼着,这次八部门的联合专项治理能执行到位,不要再“雷声大、雨点斜了,否则,广大购房者不知道还要为房地产的“灰色成本”、“腐败成本”买单到何时。
我为球狂
发表于 2007-5-12 12:26:28
引用第9楼警号于05-05-2007 21:30发表的 :
无所谓,因为它是个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