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虹 发表于 2007-7-4 10:42:05

看大势者赚大钱!(转贴)

股票怎么赚钱股票赚钱原理

  也许,你现在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工作,在工作之余,想把自己的财产通过投资渠道实现增值。然而,理财的方法不一样,财富增长的速度不一样。有的人光是碰运气,可能这次运气好撞上了,但是不可能撞一辈子大运,另一方面,有运气但不会理财也没有用。

  因此,投资理财必须重视\"势\"、\"术\"、\"运\"

  日前在沪上举行的一次投资理财讲座中,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专家针对具有稳定收入的人群,进行了一番理财知识普及。在此撷取部分,供读者参考借鉴。

  1、看大势者赚大钱

  在股票投资中经常有这么一句话:\"看大势者赚大钱\"。其实,在其他投资领域也相同。专家们都认为,整天泡在电脑前、泡在营业大厅里的人是赚不了大钱的。真正赚大钱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大势看得准。因此,要做好个人投资理财,首先要成为一个关注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并熟悉国际国内宏观形势的人,这样才能真正理好财。

  就现在看来,对世界通胀形势的判断很重要,当今世界中,通胀的威胁和压力很大。今年8、9月份,美国的股市、债市形势都非常好,大量外部资金涌入,看好美国经济未来,降低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这样的形势最终会导致我国政府相应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结果使得股票市场走好,各路资金相继涌入。今年8、9月份是股市最大的震荡,当指数到1600点时,很多人包括一些专家都认为回到1400或1300点。为什么没有回到1400点?就是因为当时国内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所以说,如果问中国股市未来向上还是向下,只要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资产更值钱了,股市的走势自然比较明确。

  看宏观形势,投资者必须把握准国际形势的趋势,至少是要去关注它,并不一定要成为专家,而是平时要思考。比如说投资国内股市,那么投资者就应该思考,国际形势的变化会怎样影响到国内股市,会具体影响到哪些板块。有些敏感的投资者已经形成了这种连续性思维的习惯。例如,有人在听到美国发现新油田的消息,马上就预感到石油价格会下跌,分析价格下跌股市哪几个板块最受益,然后在这些板块中选择跌得差不多的、基本面还可以的买入,单就这一个行为,仅仅两个月不到就收益20%。这就是会分析会判断。

  其次,要把握好国内投资的热点,而对国内宏观形势的判断,和我们投资决策有直接关系。看国内形势把握投资热点,必须要看国内的宏观政策导向。中国很多的金融改革发展还是由政策推动,但现在的政策偏重于天津,比如外汇管理八项政策就只有天津拥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作为一个敏感的股票投资者,未来就应该看好天津板块,如果将来有大行情,天津板块可能会像上世纪90年代浦东的金桥、外高桥、陆家嘴这3只股票一样。所以说,投资者要关注国内的发展重点,投资才会心里有底。

  当然,这个\"势\"有的时候非常复杂,所以就要注意\"势\"的相关性、时间性、趋势性、曲折性。古代有一句话叫做\"水无常势、兵无常形\",这个\"势\"的变化会非常快。所以对于一个\"势\"的变化,投资者要有预见性,在各种宏观形势的相关性下,去判断整个宏观形势,这实际上可以锻炼人的思维,使人不断在做思维体操,让人变得更灵敏。

  

飞虹 发表于 2007-7-4 10:42:25

2、技术决定成败

  会观察大势并不等于一定能赚大钱。\"看大势者赚大钱\"这句话的背后意思是,这个投资是专家式的投资,只不过这个专家式的投资是跟着大势走的。所以,任何一个投资,你必须在技术上、知识上有一定的掌握,最后才能赚到大钱。

  现在人们谈到投资,有一个重大投资就是金融投资。进入金融领域,照理来说应该对金融领域非常了解,但很多投资者虽然在做金融投资,其金融知识却非常匮乏,很多人最后吃亏往往也在这上面。作为投资者,你至少要了解我国的金融组织体系是怎么构成的。除此之外,不熟悉金融领域的投资者,非常有必要去不断地了解、学习相关金融知识,对金融知识的熟悉,对金融整个行业的熟悉,对金融领域的熟悉都非常重要,这样才能进行更好地投资,获得不错的收益。

  在熟悉金融知识的同时,也必须对相关投资领域有一定了解。所谓\"术业有专攻\",有的人精通外汇,有的人精通股票,还有的人在其他金融投资领域有自己独到的研究。但是,这里要提醒一点的是,对于日常上班族来说,外汇市场由于时差关系,其性质基本是连轴转的,因此并不是一个值得赞成和鼓励的投资领域。

  事实上,如今依然有许多人喜欢投资房地产,如果真的要投资,必须对房地产业的相关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有的投资者在这点上就非常模糊,比如,人家都说买商铺很赚钱,但这些都是基于你对所购买商铺的所在区域的发展规划、人流、发展环境、投资环境有一定了解、并经过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的,贸然进行投资最终只会造成失败。

  最后一点,要注意投资技术的把握。今年上半年,不少投资者买了较好的股票赚了钱,但之后又去追其他股票,就把前面的盈利又全部赔了出去;也有的投资者,在1700点的时候敢买,但到了1300点,反而畏首畏尾不敢入市了。

  其实,在股票市场投资中,各种各样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方法都有。作为一个具有稳定收入的人来说,我们不赞成在工作的时候整天看着大盘,因此,这群人需要寻找适合他们自己的投资技术。这里不妨推荐两个股票投资技术,以供参考。在买入的时候,定额定时投资法是个不错的选择---每个月拿出工资的10%至20%,在这个月中的相对低点买入一只股票,这只股票应是中长期比较看好的绩优股。在卖出的时候,要遵循止赢止损法则,这其中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任何一轮行情做完以后,投资者都应该休息一段时间,不要再进行第二轮操作。因为,很多人第一轮止赢止损往往都做得很好,输都是输在第二轮行情,所以,不妨耐心等待新的行情,等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了,再进行下一次投资。

  

飞虹 发表于 2007-7-4 10:43:53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投资理财中的\"运\",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点---机遇、性格、心态。可别小看了这三点,它们有时会成为决定投资理财胜负的关键因素。

  1)机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机遇这个问题对投资而言,应该是老生常谈了,但却是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其实,当你决定进行投资时,一定要在行动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功几率也会相应增大。

  2)性格:投资是一个克服自己性格缺陷的过程

  很多人在投资过程中遭遇失败就是因为不能很好地克服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从一部分投资失败者的经历来看,往往都是他们性格弱点的大暴露。比如,有的投资者原本做好了充分准备购买一只股票,但在第二天开盘后,发现这只股票走势很恐怖,顿时开始自我怀疑,进而自我推翻之前自己所作的所有肯定。更糟糕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投资者听信别人购买了一只根本不熟悉的股票,结局基本上只有一个---造成投资失误。

  因此,这里要告诫投资者的是:永远不要投资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在投资时,一定要坚决地按照自己原定的计划走,如此这样,才能减少损失、增加收益。

  3)心态:什么人都可以赚钱,唯有贪婪和恐惧的人赚不了钱

  对投资者而言,最要不得的心态就是太患得患失。在投资过程中,千万不要过于恐惧,也不能过于贪婪,要学会止损,更不要忘记适时止赢。

  4、投资理财须处理好六大关系

  1)本职工作与投资理财的关系

  投资,千万不要影响本职工作。有句话叫做\"心态决定收益\"。要记住:投资中,有赢有输很正常,要学会放宽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投资所产生的情绪影响工作。

  2)国家政策与投资理财的关系

  投资者必须清楚地明白一点:永远不要讲国家政策不允许的投资纳入自己的投资范围。

  3)家庭人口年龄结构与投资理财的关系

  年纪轻的人可以激进一点,年龄比较大或者已接近退休的投资者就要注意投资的稳健性。

  4)投资理财中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想得到高收益,就必须得承受高风险。因为高收益必然意味着高风险,鱼与熊掌永远不可能兼得。

  5)投资理财中投资与投机的关系

  奉劝有稳定收入的人不要投机,因为投机往往会影响工作。要学会在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增加自己的投资收益。

  6)投资理财与家庭和睦的关系

  千万不要因为投资而产生家庭矛盾。谨记一点:家和万事兴,家庭不和睦是理不好财的。

飞虹 发表于 2007-7-4 10:44:14

股市如何赚钱股市赚钱术

  当我年轻的时候,别人叫我赌徒;等我活动范围扩大以后,别人叫我投机客;现在,大家称我是银行家。其实我始终如一,做同样的事。

  初入股市大门的人总有两个词时常在耳边回响,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投机”。很多人总是语重心长地教导大家:要投资,不要投机,实际上没人能分清这两者有何区别。事实上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同“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一样,属于事后诸葛亮式的清谈。换句话说,如果你最后赚了大钱了,大家就称你是伟大的投资家;如果你最后破产了,大家就称你为可怜的投机客。

  股市里,你赚的钱,就是另一个人亏的钱,没人能凭空造出新钱……

  华尔街人士施为德曾对投资和投机做过精彩的分析。他说,要让市场新人知道“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就好比想去教育满脸青春豆的小男孩知道“爱情”和“性欲”是不同的,即使这位“赤豆男”迷迷糊糊知道了两者是不同的,但他还是继续去做他原本就想做的事。

  要说投资和投机从最初就无法分辨,也有点有失公允。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的首要目标是保存资本,并使得资本增值;而后者就一心想着增加财富。正由于这种不同,前者常常会将眼光放远,宁愿放弃一些风险较高(可能收益也高)的行为,不多不少保证每年都赚那么一点。华尔街大作手江恩说:如果你能够维持每年收益25%,那十年下来你的资本就将翻九倍,可见在不太长的一段时间内积累一笔财富还是可行的,由于是复合增长(连续复利),二十年后的收益就是86倍。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平均而言,有可能某些年能达到50%的收益,而有些年却反而亏损了些。如果说25%太高,中国经济发展每年只要达到10%,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到生活明显改善。

  可就有很多人看到身边的人暴富之后,幻想着能在几个月时间内就能翻几倍,一旦他开始这么想,就会听信江湖骗子的暴富秘籍(为了迎合这种心理往往是所谓超短线致富秘籍),然后去做一些风险极高的事,如果运气好的话确实能赚到不错的收益,于是他便开始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但古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倒霉的那天迟早会来到,而往往霉运是接二连三的,经受了一连串的打击之后,很少有人还能用一颗平常心从头来过。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凡是通过证券交易获得巨额财富的人,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等等,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至少也是中年人。这正说明了复合增长在证券交易中的重要性,随着资本总值的提升,此后赚到的钱会越来越多,而“国产股神”林园最喜欢说的就是“追求复合增长”。事实上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投资的人安全性、稳定性都非常高,他们随着年纪的增加,经历的各种牛市熊市循环也越多,全都能够安然度过,此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使他们摔倒了。据说巴菲特还特意写了一篇《复利的乐趣》的文章,用以阐述这个简单的道理。(巴菲特维持22%的复合增长达40年,成了世界第二富)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伟大的投资家总是很节俭,至少在事业的初期是如此。巴菲特住在几十年前买的老房子里,用着老旧的办公室,开着老爷车;林园说他每个月连2000块钱都花不掉。因为在复合增长的情况下,最初的资金直接关系到最终能赚到多少钱,如果最初能多投资一万元,那十年之后就能多9万,二十年后就能多86万。

  而靠投机发家的人可能正相反,由于觉得钱来得太容易了,每天就算计着如何购买奢侈品把钱花出去,随着购买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越来越多,生活成本也大大提升,他不得不再靠投机赚回来更多的钱才能维持现状。但幸运女神并不总在他这边,一旦碰上熊市可就都完了,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熊市他可没办法靠以前的投机经验维持自己的生活开销,于是他就不得不干更多高风险的事情,最后破产就是必然的了。

  由以上分析可知,要判断到底是“投资”还是“投机”,关键在于是否拥有长远的眼光,好好利用“复合增长”的优势,少做高风险的交易,使得不确定性降到最低。同时,在哪个收入层次就过哪种生活,急于在“人前显贵”的心态并无多大益处,这只能让人脱离理性。

  事实上成功的标准完全在于自身,如果你欲望很少,那你会常常体会到成功的幸福,如果你的欲望无穷无尽总也不满足,那就不得不靠更大剂量的外界刺激才能使你感觉兴奋,逼着你离开“投资”的康庄大道,走向“投机”的不归路。而常常是越贪心得到的却越少,不贪心好好操作的人,得到的却会比想象中的多。

  

飞虹 发表于 2007-7-4 10:44:34

炒股是科学吗?炒股不是科学。炒股是艺术。否则,证券交易所门口卖茶蛋的老太太不可能偶尔也在股市上露一手;而至今,还从未见过该老太太偶尔客串设计卫星导弹什么的。

  华尔街有两位“炒手”不断交易一罐沙丁鱼罐头,每一次甲方都用更高的价钱从乙方手里买进,这样双方都赚了不少钱。一天,甲决定打开罐头看看:一罐沙丁鱼为什么要卖这么高价钱?结果令他大吃一惊:鱼是臭的!他为此指责对方。乙的回答是:罐头是用来交易的,不是用来吃的啊!--诸位,这就是股价和股票所代表价值的关系。

  曾有一个记者靠抛硬币在十字坐标上画线,正面就升一格,反面就降一格,抛了几十遍后画出一条曲线。他称这是一只股票的走势图,请一位著名的技术分析专家研究。该专家非常兴奋:此股极具上升潜力!他再三询问股票名称,记者如实相告;专家盛怒之下,拂袖而去。后来,这个回味无穷的故事上了《华尔街日报》。

  人什么时候会高兴?什么时候会生气?大体来说,受到赞扬会高兴,受到批评会生气。股票也差不多吧?被追捧时会升,被抛售时会跌。人们为什么买股票?因为股票在升,在升!人们为什么卖股票?因为股票在跌,在跌,跌!

  所以股票看上去很简单:不是上,就是下,否则就是不动。有第四种运动方式吗?暂时还想象不到。可如果炒股真的简单到“二十天均线穿过五十天均线是最佳买入点”的话,大家还起早贪黑地上班干吗?全民皆股算了,呵呵。炒股就是斗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穷,与庄斗其乐无穷;经验和技巧固然重要,站在人性高度上战天斗地更是其乐无穷。人性讨厌风险,所以小赚就跑,小赔时却不忍割肉;人发财心太急,所以下注大,赔光也快;人好自以为是,所以执著于自己的分析,忽略了股票真实的走向;人好跟风,所以常常丢掉自己的原则;人好报复,所以犹如赌徒一般,输了一手,下一手下注就加倍,再输,再加倍,于是剔光头的时间又加快了。

  有办法吗?有!不然那些专以炒股为生的同类岂不要饿死?

  听听索罗斯的话:市场是愚蠢的,你也用不着太聪明。你不用什么都懂,但你必须在某一方面懂得比别人多。炒股也要讲人道:股票运动异常时记得及时抛出止损,这样还能用剩下的钱给儿子买袋奶粉。

  炒股有保证赚钱的电脑指示吗?第一,没有;第二,它不存在;第三,如果有,也不告诉你..--这么容易赚钱的方法我自己留着。

  买股票和买衣服、股票和女朋友、炒股和减肥、炒股和电视机..

  股市从来都不会错,它总是走自己要走的路,会错的只有人自己。

  成功的秘诀不外乎在.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再忍一忍.

  要想成为炒股专家,你需要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学习和实践。这和成为其它行业专家的要求并无两样。

  要想成功,聪明、努力、经验和运气都缺一不可。运气往往偏爱最努力的人,而不是最聪明的人。

  必须承认,炒股只能算是金融行业的一个分支。股票上市的目的不是给大家炒的。股票上市是公司把股权的一部分出卖,筹集资金用来扩大生产或其它用途。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股东们共享成长的果实。但公司经营有好有坏,有盈利有亏损,股价的反应就是有升有跌,由此提供了炒手们赚取差价的机会。由于牵涉的金额数目巨大,自然吸引各路的英雄豪杰都来一展身手。

  虽然股票业也有大小鳄鱼,总的来说,这个行业是健康的。股票大市的走向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长期而言,投资股票是保持现金购买力的最佳渠道。

  金融是庞大的行业,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数之不清,有关的知识也列之不尽。要写本炒股的书,怎么选材,从什么角度写,很不容易决定。我如果也在“著”前加个“编”的话,这一“编”可能会把这本书编到经济学大辞典那么厚。我不喜欢大厚本子。这本书写的都是我的亲身体验和观察,都是我认为和炒股有最直接关系的知识。我期待读者每次在炒股中犯了错误以后,或多或少地能在本书中找到犯错的原因,找到不再犯同样错误的答案。最起码,知道什么是错。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自己犯了错,知错却不肯认错就更加不可救药。

  无论想在什么行业成功,你需要有成功的欲望,实现这个欲望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毅力。我将~步步地告诉你怎样在炒股中做到这些。我在美国生活了十五年,和来自全世界的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打过交道,结论是人性共通。我在商学院学的专业是国际金融,研究过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结论是它们的变化规律都一样。你学会了炒股的技能,就真正掌握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一技之长。

  本文没有任何理论和公式,它是我炒股十二年来的观察和经验之总结。其中最近的七年,我专职炒股。为这本书里的每条规则,我都没少付学费,我希望读者们能因为读了这本书而少付些代价。

  有些人把炒股当成投资,有些人把炒股当成投机。记得英国有位成功的炒家是这么说的:“我年轻时人们称我是投机客,赚了些钱后人们称我是投资专家,再后敬我是银行家,今天我被称为慈善家。但这几十年来,我从头到尾做的是同样的事。”我找不到比这更好的解释投资和投机的语句。

  在股市偶尔赚点钱很容易,困难在于怎样不断地从股市赚到钱。炒股也是一行,任何行之所以能够成为一行,是因为它能够给人行者提供不断的收入来养家口,否则便不可能成为一行。养猪是一行,种菜是一行,炒股也是一行。

  

飞虹 发表于 2007-7-4 10:44:52

股市的定律无招胜有招

  定律就是那些在一定条件下的必然规律。股市的定律不多,但每个定律的背后都有一系列极有价值的投资理论。

  一、股市投机的少数人赢利定律(指南针第一定率)

  股市投机只有少数人可以成功。统计表明,每一轮行情之后,真正从中获利的投资者不足10%,即便是大行情,不管大盘涨得多高,一旦行情结束,能保住赢利的总是少数人。

  造成市场上少数人盈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投资者的水平差异是一个方面,市场上的投资高手不多,但往往优秀的投资者掌管的是大规模的资金,就象古人所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市场上主力做庄成功,更会造成大面积的散户被套。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另一个方面的原因,市场上的所有投资者的共同的且唯一的利润来源是上市公司的分红,如果上市公司普遍分不出多少现金红利,那么大家在市场上所发生的各类交易成本就没有着落了。

  其实少数人成功是社会的共同现象,将军总比士兵少,总经理只有一个,最典型的是竞技体育,那么多人参加比赛,站在领奖台上的只有三四个!既然股市如此残酷,是不是最好不做?也不是,股市每年挣10%很容易,市场上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会。即使简单地按照指南针成本均线机械操作一年也有10%以上的平均盈利。那么,一年挣20%难么?也不难,捉只疯熊股,一次操作就可以完成任务。看来30%也不是不可能。一个月捉一个10%,一年就翻倍,一个月挣20%,一年可以翻8倍!打住,打住,这帐您再算下去,可要真的赔钱了。

  多数人想在股市中创造自己的经济奇迹,但多数人并不具有创造经济奇迹的技术。当今市场的绝大多数投资者处在三无状态:无投资理念、无投资技术、无投资工具。这类三无概念股民在市场上成功的机会不多。市场上多数人很愿意听消息、看股评,但消息股评是大家的公共资源,大家都听股评,那么大家又去赚谁的钱呢?

  多数人没有技术,那么您就学一学。多数人没工具,那么您就置办一套。多数人不敢买您买,多数人不愿卖您卖。看来不复杂,其实真正能做到并不容易。

  股市的技术,就是使自己成为少数成功者的方法。

  二、股市没有简单规律(指南针第二定律)

  如果您发现了一个股市的规律,那么您首先应该想一想,这个规律是不是太简单,以致于市场多数人都可以想的到看的到,如果是,那您就要小心了。

  股市没有简单规律这个定律是第一定律的推论,因为简单的规律很容易被多数人掌握。比如常常听到有人这样总结经验:股票涨了,您得赶紧卖,这行情股票涨不高。要么人们就说,炒股就要捂股不放,捂得越久,收益越大。这些说法一般都是对前期行情的总结,但这个结论一旦形成,股市就走向它的反面。比如96年的经验是一路持股,结果97、98一路持股没有挣钱。98年初有一段时间个股在做低位震荡,当投资者开始试图高抛低吸的时候,股价忽然突破了上档压力,结果高抛者被扎空。

  一旦一种方法被证明是灵验的,就要转换思路,因为这个灵验的法门会同时成为多数人的思想。获利的方法在短期内不会重复。所以使用自己或别人的前期成功经验是危险的。

  那么股市的规律可不可以重复出现?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一个规律只有大家已经近乎遗忘时才会再次发挥作用。

  制造规律也是市场主力常用的做庄手法,当市场发现这个规律时,主力就可以反规律操作,以达到吸筹或出货的目的。

  三、股市投机赢利的方法必然有使用障碍(指南针第三定律)

  这个指南针第三定律同样是第一定律的推论。因为如果不存在这个障碍的话,市场多数人就投机成功了。

  比如指南针猎鹰法则,这是一种捕捉超跌股的股市操作方法,成功率80%以上,年收益25%以上。但这只鹰每年平均持股时间只有十七天,其他时间都是持币的。市场公众恐怕不喜欢这样的投资方法,因为它需要最大的耐心。指南针猎豹法则不需要耐心,这是捕捉牛股的工具,股市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有牛势个股,但它要求投资者一旦出击失误立刻止损,这也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毕竟,割肉的滋味不好受。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股市中成功的障碍不是来自股市,而是来自投资者自己

飞虹 发表于 2007-7-4 10:45:19

留着自己慢慢读

人鱼小姐 发表于 2007-7-4 10:45:48

支持一下

自由落体 发表于 2007-7-4 17:17:34

仔细看了。在技术上、知识上要是没有一定的掌握,是不是就不能买了?楼主给指条路吧

angel122683 发表于 2007-7-4 20:12:51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看大势者赚大钱!(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