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nb 发表于 2007-7-26 12:49:23

有道理,非常的有道理

woaif1 发表于 2007-7-26 16:59:33

还是老师们说话水平高,职业教育对家乡建设应该很重要,任重而道远!

无奈的教师 发表于 2007-7-26 20:21:46

中三的教师们,你们把学生都教好考上高中,就不会麻烦了

诺基亚 发表于 2007-7-27 23:35:10

领导的考虑自然有原因,不要瞎说?

飞翔的鹰 发表于 2007-7-28 16:58:27

这就是宝坻区教育局的水平和特色。只是希望学生家长要擦亮眼睛。

12345 发表于 2007-7-28 23:02:08

各位网友你们好: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是一个有着数十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公立学校,并且有较优越的办学条件。
    近几年由于职业学校数量多,各校招生规模又不断加大,加之普高也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已出现计划招生数多于毕业生数的情况。为了增加本校的招生数量,我们不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然而却在宣传的过程中逐步偏离了正轨,拼命抬高自己,诋毁其他职校,导致许多不真实的话在社会上流转,无形中造成职校的整体声誉下滑。一方面,职校间的反宣传在损害各自的声誉;另一方面,职校不断降低生源要求,彻底放弃分数线,对学生来者不拒,造成的结果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层次迅速下降,管理难度加大,一些极差生进入社会后成为职校的反面教材,使学校声誉雪上加霜。
    为了增加本校的招生数量,每年我校在招生时都把任务指标分配给教师,招生完成情况已成为考核教师工作能力、业绩的重要标准。招生任务完成不了,教学再好也要扣奖金,先进也免谈。然而,现在的招生又如此艰难,职校间的竞争如此残酷,职校教师已不得不通过“走村”的方式招生,也就是到每个毕业生家里挨家挨户做工作。招生录取通知书满天飞的招生方式在这里已经过时了,根本行不通了,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毁声誉,因此“走村”这种劳心劳力的方式已在近两年不知不觉地流行开来,这对于淡泊于社会交往的许多教师而言,实在是勉为其难。
    职高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许多学生和家长宁可花几万块钱去读普高,也不愿意读职高。许多家长认为读职校很差,很丢脸,有些学生虽成绩很差也还是喜欢读普高。有些时候真的想都想不到,开始我以为一个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应该是讲得响的。
    面对严峻的招生环境,面对“蛋糕”的日渐缩小,招生大战愈演愈烈,为了争夺生源,给初中老师吃回扣已成为职校招生必要的手段。而职校的回扣数额就成为调动初中老师招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哪里给的钱多,初三班主任就帮哪里讲话。有一个班主任一听我们学校的返回费这么少,就明确表态你们学校我没法帮忙。他一方面威胁学生如果敢报我们学校就不让其参加中考,不发毕业证书,另一方面一趟趟跑到学生家里做思想工作,说我们学校怎么怎么差,一定要学生到XX中去读。很多家长对各个职校的情况根本不了解,很多时候还是相信初三班主任。一次有几个学生已到我们学校来看过,很满意,我中午过去收钱的时候,家长已把钱交给班主任去读XX中了。我问他你不是很满意吗?怎么这么快就变了?家长说班主任电话打来让去XX中读,他们就把钱交掉了。其实一些初三班主任对职校并不了解,也根本不管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爱好,推荐学校好坏的标准,就是看给不给回扣,回扣给得多还是少,更有甚者为了赚取回扣做出有辱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职校面对恶劣的竞争环境,往往只有加大回扣数目,以期初中教师为自己说话。所以说,班主任一句话,对我们的招生工作致关重要。
    两年前我们到某乡镇去招生,学生看见我们就像避瘟神一样,他们好像和我们说句话都低了几个等级似的,我们到学生家里,家长大多还客气,但有的家长态度不太好,好像要躲避你,我们到他家去,他就躲到外面去聊天。我们要么拉住家里其他人讲,要么跟着他,他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真的是和要饭的人一样,也和做保险的人差不多,做保险的跑到我家里来,我不想买的时候,很反感,他还拉住我说个不停。我现在感觉自己就和他们一样。招生那几天,压力真的很大很大,跑了那么多地方,学生家一户户地跑,要么被其他学校招走了,要么得不到明确答复,每天饭都吃不下,晚上觉也睡不着。心情也很差,体力上的付出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心累。一直到学生落实下来以后才能松一口气。
    今年我校和以往一样每人4个指标,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招够4名学生就算完成任务,没有完成的扣工资。每招一个学生还有300----500的回扣。由于有潜在的招生利益,于是教师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凭着一张张“巧嘴”在中考刚刚结束便登门入户去游说考生及家长了。由于是自由招生,大部分教师选择了离学校比较近的乡镇(相对比边远乡镇招生容易些),这样一来一个考生的家就会有两个三个甚至是四个五个教师登门游说,由于有利益的驱使导致摩擦不断,更有甚者为了抢一个指标某些中层领导以权势压人与年轻教师抢学生;两名平时不错的教师为了一个指标相互攻击,恶语中伤,导致多年的友谊破裂,在当今创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里,展现了不和谐的一幕。一位老教师对此现象的出现更是痛心疾首,他说,学校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的殿堂,也是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培养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地方,学校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此类身教实在不妥。
    目前,普高在扩招,职校自身规模在扩大,而学生总数却在萎缩,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职校要立足,要做大做强,关键已绝非抓好招生这一表面功夫这么简单,最重要的是修炼好内功,尽快走上“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定地位、以质量求突破、以效益促发展”的良性发展之路。

保定123 发表于 2007-7-29 07:58:46

建议大家读读35楼的帖

不堪回首 发表于 2007-7-29 10:53:34

读了35楼的帖子,我有如下感慨:
1.招生给回扣的始作俑者是职校.他们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
2.本校教师为征生源互相攻击,可见其素质.
3.自己感觉如同乞讨,实际上还是利益驱使.

还是多多加强自身修养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07-7-30 07:11:41

引用第35楼12345于07-28-2007 23:02发表的 :
各位网友你们好: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是一个有着数十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公立学校,并且有较优越的办学条件。
    近几年由于职业学校数量多,各校招生规模又不断加大,加之普高也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已出现计划招生数多于毕业生数的情况。为了增加本校的招生数量,我们不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然而却在宣传的过程中逐步偏离了正轨,拼命抬高自己,诋毁其他职校,导致许多不真实的话在社会上流转,无形中造成职校的整体声誉下滑。一方面,职校间的反宣传在损害各自的声誉;另一方面,职校不断降低生源要求,彻底放弃分数线,对学生来者不拒,造成的结果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层次迅速下降,管理难度加大,一些极差生进入社会后成为职校的反面教材,使学校声誉雪上加霜。
    为了增加本校的招生数量,每年我校在招生时都把任务指标分配给教师,招生完成情况已成为考核教师工作能力、业绩的重要标准。招生任务完成不了,教学再好也要扣奖金,先进也免谈。然而,现在的招生又如此艰难,职校间的竞争如此残酷,职校教师已不得不通过“走村”的方式招生,也就是到每个毕业生家里挨家挨户做工作。招生录取通知书满天飞的招生方式在这里已经过时了,根本行不通了,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毁声誉,因此“走村”这种劳心劳力的方式已在近两年不知不觉地流行开来,这对于淡泊于社会交往的许多教师而言,实在是勉为其难。
    职高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许多学生和家长宁可花几万块钱去读普高,也不愿意读职高。许多家长认为读职校很差,很丢脸,有些学生虽成绩很差也还是喜欢读普高。有些时候真的想都想不到,开始我以为一个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应该是讲得响的。
.......



职专的老师也是很无奈。了解了你们的苦衷。

藕叶儿 发表于 2007-7-30 21:29:38

wunai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声讨“宝坻中专,黄庄职专的招生工作”,有良知的老师回一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