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拿父母积蓄买房理所当然? 请"啃老族"手下留情
最近看到两组数字,一组是87.9%的“房奴”年龄在35岁以下,另一组是来京求职的外地应届大学生有5万多准备在京买房,而这一数字去年不到2万人,增长了250%。据说,这两组买房人的方式大部分是父母拿出积蓄付上十几万元20万元的首付,然后由买房人自己还剩下的贷款。于是,这两组数字成了令人痛心的数字,痛心于“啃老族”的迅速扩大,痛心于“啃老族”的下手无情,痛心于“啃老”啃得理所当然。请“啃老族”手下留情,首先是留情于自己的父母。屈指算来,从应届大学生到 35岁以下“房奴”的父母应该是50多岁奔60的人了,不仅是操劳了大半生,而且大多身体开始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医疗保健的支出渐渐增多。又因为临近退休年龄,经济收入开始下降。本来手里有了些许的积蓄可以基本保证自己安度晚年,却因为要给自己心爱的儿女买房付首付重新开始过起了紧紧巴巴心里不踏实的日子。甚至有的父母卖了自己的房子再加上积蓄给孩子买房,自己却又过上了租房住的日子。再加上这些父母的爸爸妈妈也到了更需要他们操心照顾的年纪,如此“啃老”,于心何忍。更让人难过的是这些“啃老族”相当一部分认为理所当然,谈论起来毫无愧色。
请“啃老族”手下留情,也是留情于自己。刚开始工作,工作状态、经济状况极不稳定,且不说能否保证按时还贷,更大的可能是为了保证能按时还贷,而不得不力保工作的相对稳定,从而在患得患失中放弃更好的发展机会,也会限定自己发展的城市。与此同时,大量的年轻人成为购房的生力军,这样一股 87.9%的“房奴”力量必然推高房价,使自己成为高房价的推动者和受害者。此外,这些“啃老族”也很快进入结婚生子的时期,孩子的养育、教育费用也将压上身,已经把积蓄投入到给他们买房的父母也需要他们更多的经济支持,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与我国87.9%的“房奴”年龄在35岁以下相比,超过一半的美国人首先会选择在工作了十年、结婚了五年后才会打算买房子。而且美国年轻人买房不会依靠父母。在德国,77%的年轻人家庭仍然是租房族,开始购房或建房时的平均年龄为42岁。问题在于,这些国家的房地产市场远比我们成熟,生活也比我们富裕,他们尚且不会“啃老”。我们却要让已经辛苦了大半辈子了的父母继续为我们所谓的“独立生活”买单,我们究竟凭什么?!
请“啃老族”手下留情! 额不是啊 这里最好别谈这个问题
以前有过类似的问题,估计没什么人跟帖 引用第2楼lizhan于07-31-2007 21:05发表的 :
这里最好别谈这个问题
以前有过类似的问题,估计没什么人跟帖
说心里去了 粘贴无罪,
欢迎原创,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吗过的幸福怎么过,人跟人想法是无法统一的 老人如果手头宽裕帮帮也无妨 但如果本身就很紧张 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还是手下留情吧 呵呵,如果老人没钱他怎么啃啊,再啃也啃不去啊,呵呵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没什么可说的了,
像我想啃也啃不了啊! 老人可以是我们买房的阶梯,但必须老人有经济基础。如果没有那就自己创不过很难,但是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和魄力是可以轻松成功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