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绿的体验
我是一名刚入伍八个月的年轻消防兵,入伍前我也曾有过无数的梦想,因为年轻,曾试想登高临远,指点天下;曾试想精谙世道,明察秋毫;曾试想科峰探险,为“ 五星”增辉;曾试想商海一游,荣归故里。曾迎风在而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曾豪情万丈,挥毫疾书;曾壮志凌云,“金戈铁马”,只身远行……而当所有的一切化为一身橄榄的时候,我知道,我的生命将开始今生最难忘、最灿烂的一页。跨入军营的第一课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这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是要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基石,在过去五十余年的辉煌历程中,无数的消防官兵不怕吃苦,勇于奉献,涌现出了“模范消防警官”刘文龙、“抢险救援尖兵”刘汇海、“爱民模范”曾召刚、“优秀消防卫士”黄东华、“舍已救人好卫士”郑中华等一个又一个的模范人物以及上海车站中队,井岗山模范消防大队、湖南衡阳“11.3”灭火抢险英雄群体等先进集体,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执法为民的壮丽凯歌,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言行诠释着消防,诠释着执法为民的真正内涵,诠释着军人一种无法割舍的责任感。我被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激励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这深刻的一课已烙印心中。我豪情满怀、斗志昂扬,决心投身于消防事业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带着这份激情。训练场上我和战友们挥汗如雨,苦练本领。大队、中队的领导们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冲锋在前。哪里有火灾,哪里有险情,哪里有危险,我们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我们用青春、热血浇铸着自己的人生,装点着这身橄榄绿。
还记得2002年11月9日,苍溪消防的那场大型灭火演习。上午10点,演习正式开始。随着一枚信号弹升上天空,霎时,高16米的电力公司综合楼5楼浓烟滚滚,“爆炸”声、“救命”声从5楼和楼顶发出,火场紧急而复杂……5分钟内,苍溪县消防中队1辆泡沫水罐联用消防车和3辆水罐消防车警笛长鸣呼啸而至,同时公安巡警大队、交警大队、陵江派出所、电力公司抢险队、天然气公司抢险队、自来水公司供水队以及120急救中心等8辆战斗车,100余人立即出动……
现场也成立了以大队长为总指挥,中队长、政治指导员为副总指挥的火场指挥部,并按预定方案进行演习。顷刻间,各参战力量各司其职,战斗迅速展开。我们的消防官兵利用爬落水管、爬斜绳、破拆防护栏等战术措施进入楼层射水灭火,官兵们熟练矫健的身影似蛟龙出海,一股股蓝红相交的水柱,直射苍穹。20分钟后,“大火”彻底扑灭,消防官兵们安全返回地面,大家精湛的业务素质,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和飒爽的英姿,赢得了现场群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只有锻炼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真正的体现“人民消防为人民”。
那是2004年1月20日凌晨两点钟左右,中队值班室接到县防疫站退休职工范兴恩老人请救帮助取钥匙的电话,老人刚从老家回来,因忘了带钥匙,已在门外被冻得瑟瑟发抖,了解情况后,副中队长张海涛迅速带领我们三名战士来到老人居住地,仅用了10分钟就解除了老人的实际困难。临走时,老人眼含泪花紧紧握住我们的手激动地说不出一句话。第二天县电视台就播出了老人特意为我们点播的歌曲《为了谁》。直到今天,我仍记得那几句难忘的歌词:谁最美,谁最累,我的乡亲,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是的,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是老百姓心中最美的人,最亲的人。
除了取钥匙这样的小事外,冲街道、摘取马蜂窝、搜救落水学生……难以忘却的画面太多太多,那一件件铭心的故事太长太长。怀着对人民群众血浓于水,亲人般的感情,我们实践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我们把真心放在群众的手上,把当初参军的豪情壮志化作了不朽的警魂。
在追求人生价值潮流中,无论是“擎天的柱”,还是“摇船的橹”,他们都体现了各自的人生态度及生命价值。虽然我们只是一群普通平凡的消防兵,可我们不甘落后、追救伟大、锐意进取,寻觅含泪的微笑,创造实现真正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这身橄榄绿。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这,就是我一名年轻消防兵的深刻体验。 呵呵``我可能知道楼住是谁``
不过先以顶帖为主!!
呵呵`` 我喜欢军人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