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农家院  缕缕文化风(谷智生)
素有“天津市神农架”之称的梨木台自然风景区,不但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深奥的地质原貌,同时也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这还不算,光是这农家院建设就有着诸多的与众不同之处。阳春4月,在梨木台景区第三届杜鹃花节暨梨花节开幕当天,我随县文联和宝坻区的几位文学朋友来到了梨木台,住在景区内黄乜子村周长生家的“塞北农家院”。在这极富山村特色的古朴农家院里,一进门我就被迎面墙上的一幅草书吸引住了,那是一首杜牧的《山行》,字是直接用毛笔书写在墙面上的,笔体苍劲洒脱,虽然没有装裱,也没有做特别的修饰处理,但看上去那么的自然、随意,使整个大厅凭添了几许浓浓的书卷气。
住下来以后,与主人周长生闲聊,从他那幽默风趣又不失文雅的谈吐中,我更加惊奇的发现:别看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农外表普通,甚至普通的与山坡上背着柴捆的放羊老汉别无二致,但他的骨子里分明蕴涵着一股厚重的文化底蕴。别的不说,单就这子女教育方面,他绝对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他们夫妻俩生育两个儿子,现都在外地上大学,大儿子在东北的吉林大学本科毕业后正在攻读硕士,据说硕士毕业了还要接着读博;小儿子在山东医科大学读大四,已经开始实习,俩孩子都不用大人操心。
不用大人操心。简单的六个字,但折射出来的是整个家庭的和谐、民主以及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提到俩孩子,周长生说:“这哥儿俩从小就懂事,学习特别刻苦。我和他妈文化都不高,从打孩子上学我们就没辅导过,也不会辅导孩子,以前山里日子苦,一年到头除了经营几亩山地,卖些个果木,再没啥别的进项,也就最近这三、四年搞旅游建农家院日子才好过起来,孩子们的学费才不用犯愁了。原先,每当该交学费时,我们俩大人都愁得转磨磨儿,可总算是挺过来了,如今,一想到我这俩孩子,真是干啥都来劲儿”。是啊,天下所有做父母的没有一个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谁摊上这样争气的子女都会笑得合不拢嘴,还顾得上苦和累?
入夜,坐在院外繁花似雪的百年安梨树下,望着远方深邃的夜空和若隐若现的北齐长城,我陷入了深深的遐想:据史书记载,这北齐长城是划分中原和大金国的一道分水岭,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就曾在这里镇守边关,抵御外患。同时,这里还是中原文化与塞外文化相互交融之处,她即有中原文化的典约、细腻又有塞外文化的粗旷、豁达,就如这塞北农家院的主人周长生。交谈中,说到今后的发展,周长生胸有成竹地说:“随着蓟县旅游经济大发展,农家院会越来越多,竞争再所难免,要招揽更多的回头客,就要搞些与别人家不一样的东西,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才能站稳脚跟,吸引游客。下一步我就准备在这文化上多下功夫,在房间里挂些名人字画,突出文化氛围,让中外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以后,再到我这塞北农家院享受我们塞北的文化,也让人见识见识咱蓟县的农民不是大老粗”。
短短几句话,道出了主人的心声,也更透出了主人憨实外表下蕴涵的精明。说着话,景区来接我们的电瓶车到了。坐在车上,回望渐行渐远的塞北农家院和周长生挥舞的手臂,从不作诗的我,大脑里忽地竟冒出几句顺口溜:梨花如雪四月中,塞北农家周长生,二子登科创佳绩,豹口夺狍世人惊,野趣深山兴文化,将军岭下论英雄。 很受启发 真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