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倩 发表于 2007-10-4 09:55:39

贪官断命案(李寿祥)

在清朝道光年间,宝坻有这样一句俗语:“潘庄不演《潘杨颂》,黄庄不演《袁家集》”。过去有两出戏,一出叫《潘杨颂》,一出叫《袁家集》。在宋朝有一位人人皆知的大奷臣潘仁美,他和世代忠臣杨令公一家做对,到后来弄了个灭九族之灾。潘家的人为避杀身之祸,就将自己的潘姓改为冯姓。传说现在宁河县潘庄镇的冯氏家族原本是潘仁美之后,因此在潘庄忌讳演《潘杨颂》这出戏。
再说黄庄不演《袁家集》。黄庄村的袁家有一位在河南省任县官,此人是一位搜刮民脂民膏的高手,凡是有利可图的机会都不会放过。当地的老百姓无不叫苦连天。袁家老家里的人也仗势欺人,他们在黄庄集镇上欺行霸市。当时黄庄镇称之为京东重镇,街道很宽,能摆四排货案子,非常繁华。后来黄庄集的肉市被袁家所垄断,不许别人在此集镇卖肉。不知是哪位文人,编了一出名为《袁家集》的戏,鞭笞袁家。袁家忌讳此戏,不准在黄庄演《袁家集》。
袁家这位贪官在河南任县官时,曾巧断过一次人命案。
话说在清道光年间,黄庄村西北方向八里之遥有一村庄名为北里自沽,这个村里有一个跑长途拉脚的车把式。有一次车把式为人家拉一批去河南的货。河南距宝坻有一千多里路的路程,赶着马车需走上十天八天的。车把式拉着货物上路,晓行夜宿,马车很顺利的到达了河南。卸了货以后,车把式想捎一个回脚买卖,就赶着马车来到街上寻找商机。走着走着,遇上一家办喜事的,正好把新娘子迎娶到家,这时放起了鞕炮。鞕炮一响可不得了,惊了车把式的马车。这下可吓坏了车把式,他急忙拉马缰绳,但是怎么也拉不住马。惊了的马车碰伤了几个人,还轧死一个。众人不由分说将车把式扭送到县衙。到县衙后,死者家属急忙击鼓。
县官可巧就是宝坻那个姓袁的,他一听鼓声就乐了,心想,这不是又来菜了吗?只要有案办,就有钱可赚。县官端坐在大堂之上,让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堂来。死者家属将车把式拉到公堂,跪在大堂之下就大声喊起冤来。县官一拍惊堂木:“你有何冤枉快快讲来。”死者家属把马车碰死了人的经过讲了一遍。县官听罢说:“你所讲的话属实吗?”死者家属回答说:“小人不敢说谎。”县官就问车把式:“他所说的都是事实吗?”车把式说:“是。”县官一拍惊堂木,大声问道:“那你说,你的马车碰死人该当何罪?”车把式急忙说:“嗯嗒,回大老爷的话,伤人偿命是自古有之,可我这马是让他们的鞭炮吓惊的。”县官一听车把式的口音,嗯!这不是老乡吗?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县官问车把式:“我听你的口音向是外地人,我来问你,你是哪里人氏啊?”车把式回答说:“小民是河北省宝坻县北里沽村人。”县官听罢,对下大声喊道:“来人呐!将他拉下去给我打。”打完后,衙役将车把式拉回来,县官又问:“你是哪里人氏啊?”车把式说:“回大老爷的话,我真是河北省宝坻县北里自沽村人哪。”县官听罢说:“你真不老实,给我拉下去再打!”车把式也蒙了,打完后将车把式拉回来,县官还是这样问:“你到底是哪里人氏?”车把式想了想,还是说:“我是河北省宝坻县北里沽村人。”这时县官生气了,吼着说:“你真不老实,拉下去给我狠狠地打。”衙役们把他又一次拉下去,悄悄的告诉车把式:“你怎么还说你是河北省宝坻县北里沽村人那,你就不行改一改口吗。”车把式这才有些醒悟。
这次将车把式拉回来,县官不慌不忙地问车把式,“你道底是哪里人氏啊?”这回车把式就胡乱编了一个地点,县官听罢,乐和着对车把式说:“你这还算识时务。早说实话,我就不会打你了。”车把式让县官弄得糊里糊涂,不知东南西北,没了方寸。这时就听县官说:“你刚才不是说,伤人偿命自古有之吗?这样吧,我看你是一个老实厚道人,而且你没有伤人动机,纯属误伤。为此我今天不判你死刑。但死罪饶过,活罪难免,我要发配你到边远的地方去。”县官将惊堂木重重地一拍,说道:“罪犯听判!我今天发配你的路线是这样的,途中必须先路过‘狼尔窝’,然后经过‘黑狼口’,最后发配你到‘龙虎庄’。”县官又和风细雨地对车把式说:“你可听清楚了。”车把式一听这个发配路线,心里想,这不是把我发配到老家去了吗。他连忙叩头,说:“听清楚了,听清楚了。”现在车把式越来越糊涂,一进大堂我实话实说,莫名其妙地挨了三次打。后来说了谎话,县官反而说我老实厚道。本来应该判我死刑,可是县官不但不判死刑,而且将我发配到老家。县官为什么对我家乡的村名那么熟悉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县官这时重重地拍了一下惊堂木,大声问车把式道:“你可从判?”车把式连连不断给县官磕头,口呼:“从判!从判!”县官反过来问死者家属说:“你们看这个案子这样判如何呢?”死者家属心里想,都说县官大老爷是一个贪官,可他并没向我们索要什么好处。倒是县官问清原由后,因车把式不说实话,先后打了他三次,虽然没有判他死刑,可是将他发配到“狼窝”、“虎口”,估计车把式也不会活多久了。死者家属心里平衡了,说:“回禀县官大老爷,通过这件事我们亲身体会到,您是公正廉明的好官。对您的判决,我们满意。”
县官一看此案办得非常圆满,双方都很满意,他拍响了惊堂木,响亮的喊了一声,“退堂!”县官将两个衙役叫到身边,耳语了几句话,然后迈着轻快的步子退下堂去。
大堂上的车把式百思不得其解,我千里迢迢来这里,举目无亲,我又没行贿与县官大老爷,人命关天的大事,就如此了了,这是为什么?呆若木鸡的车把式还沉浸在思索之中,这时两个衙役过来,对车把式说:“咱们走吧,我们也和你一起体会一下“狼窝”、“虎口”的感受。”车把式跟着衙役稀里糊涂地走出县衙,直奔县城北门。
出北门不远,就发现车把式的马车停在路边。当他们走到大车旁边时,衙役对车把式说:“你到现在还不明白吧?你这次大难不死,全凭你的运气好。你在我们河南遇上了好乡亲。”车把式一直被蒙在鼓里,这时才敢问二位衙役,“我的乡亲他是谁,现在他在哪里?”衙役笑着对他说:“我们县的县官大老爷就是你的乡亲呀。”这时车把式才恍然大悟,当时就给二位衙役跪下磕头,口里不断的说:“谢谢县官大老爷!谢谢你们二位帮忙!”衙役开口对车把式说:“你不要磕头了,这一切都是我们县官大老爷的细心安排,我们大老爷说了,你要想报救命之恩,等你回了家以后,到你们临村的黄庄袁家报恩去吧。我们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们也该回去交差了。”车把式听罢急忙从兜里掏出一些银两说:“二位差官拿去打酒喝吧。”俩位衙役接过银子,高兴的说:“你快上路吧,祝你一路顺风。”
衙役走后,车把式心里想我是在作梦吧。他定了定神,急忙拿起了马鞭子上了马车,一摇鞭子,啪啪响了两下清脆的鞭声,他催动了马车,像刚出笼的鸟一样飞快地在回家的路上行驶。
车把式归心似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家。他把车停在家门口,进屋后就一头倒在了炕上。家里人把车安顿好,牵着马蹓了一会,将马牵到马棚,先给马饮了水,然后给马添好草料,这时家里人来到屋里一看,车把式躺在炕上一动不动地睡着了。家里人认为准是他日夜赶路累了,就让他痛痛快快的睡吧。车把式经过这一气的折腾,确实已是筋疲力尽了,睡了不知多久,才醒来。这时家里人有的打水,有的作饭,忙个不停。当车把式洗完脸和脚,饭菜已经摆放好,酒也烫热了,家里人让他喝点热酒好解一解乏。
车把式坐在饭桌前,想了想,把全家人都叫到屋里,这时他对全家人说:“我这次出去拉脚,托老天爷的福,遇到了贵人,要不咱们就见不到面了。这个贵人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黄庄村老袁家人,袁家在河南当县太爷的那一个。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报达他的救命之恩。”车把式就把在河南的事前前后后讲了一遍,全家人听后马上商议该如何报恩。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车把式对全家人说:“我看这样办,这些年来赶大车拉脚也挣了不少钱,这回将车马卖掉,凑足一千两银子给袁家送去,以报救命之恩,你们看如何?”全家人都同意他的想法。第二天正好是黄庄集,车把式赶着这套马车来到车马市,卖了车和马。
车把式包好了一千两银子就来到了袁家,将银子放下后,就对袁家人说:“我这次去河南遇难,多亏了你家的县官大老爷救了我一命,县官大老爷的大恩大德我永世不忘,我带这点银两略表救命之情吧。”袁家心照不宣,坦然地收了银子。
过后,车把式无奈地说:“虽说我捡了一条命回来,可家业也就算败了,再也没有做买卖的资本了。以后只好扛锄耪地,老老实实过日子了。”

水若寒 发表于 2007-10-4 10:19:16

哈,这个故事我也看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贪官断命案(李寿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