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84|回复: 0

“后奥运经济”一片叫好背后的“奥运地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6 1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会对北京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为奥运会后可能会使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下来,所以北京需要通过其他新的手段保证经济的增长。但是可以肯定,奥运会结束后,不会给整个中国经济带来衰退。这是欧元之父蒙代尔对中国“后奥运经济”的言判。

“不会给整个中国经济带来衰退”的言下之意就是中国经济在奥运后还会持续增长和繁荣。那么作为房地产业会怎么样呢?前段时间有一种“奥运地产”的提法,我也对奥运年的中国地产曾提过一些看法。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房地产可以继续繁荣的首要背书。

事实上对于奥运后的中国经济发展很多人都是看好的,不仅仅是蒙代尔。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也认为,他非常看好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奥运的遗产将会使北京和整个中国的经济在其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长期从中受益。奥运会让全体中国人为之感到自豪,中国也会随着奥运会的举办更加对外开放,而这一切都将给会后的中国带来诸多积极的影响,涉及旅游、教育、体育和文化等。

奥运经济学者霍格尔·普雷说,北京奥运会的成本投入和往届是差不多的,近20亿美元用于组织,10亿到30亿美元用于建设和改造场馆。其他开销是比赛之外的,即使没有奥运会也可能需要,比如植树绿化和下水道系统的改造等。我认为体育设施的赛后使用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国家形象的大幅提升。中国人打造了一个向全世界展示奥运会和中国的光荣形象。

经济学家李籁思认为,奥运会对中国经济有推动,与往届奥运会相比,北京奥运会确实投入了很多钱,这是个大数字,但与中国经济的规模相比,这一数字并不大,更何况这些投入是分摊在很多年,因此中国经济其实对奥运会的依赖非常小。

经济学家林毅夫也强调说,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不会出现萧条。中国的经济规模跟其他举办奥运会国家的经济规模比较起来差异较大。中国在2007年达到的经济规模是3万亿美元,与雅典奥运会相比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希腊的16倍。中国的经济规模比他们大了许多,所以这些投资相对中国来讲是不多的。(以上观点节选于《人民日报》)

既然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不是什么经济的衰退,更多的是积极的利好因素,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中国房地产受奥运会影响的因素应该也是积极的和利好的。“奥运地产”的提法应该更着重于奥运之后,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因奥运带来的房地产集中开发是供给性过剩是必带来奥运后的空置率提升;房产投资期许的高估带来房地产行业通胀,过分“透支”价值,致使房价企高的市场性过热问题;奥运后消费“空心化”带来奥运物业的经营回报问题,“奥运地产”市场化主体和奥运会政治意义的强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加剧等。

可以这样说,尽管“奥运地产”是有很多原因令人担忧,但是,政会“奥运地产”需要更多从政策层面去解决的途径,在奥运后,中国对房地产政策应该会趋于温和,“奥运地产”只是房地产市因为中国奥运年的“极大型供求”一个阶段性现象,其背书还是繁荣的中国经济。

因此,“奥运地产”更多人是在说奥运会这样大的“全民促销活动”对于房地产的影响。当前房地产的一度低迷,首先应该说是暂是的,这种低迷要维持多久现在不好说,这也是中过房地产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其次,是国际经济环境使然,不是因为奥运会,要说只能说08年奥运会开得不是时机,设想,如果不是因为国家全面调控房地产政策,相信不会有多少人一定要把“奥运会”和“房地产”这样紧密地联系起来。

当然,中国“后奥运经济”一片叫好背后的“奥运地产”是个大题目,我无法给出什么明确的判断,但有一点我是相信的,“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的意义是积极的,当然也包括房地产行业,在中国全面走城市化的过程中,“奥运会”的推动力无疑是巨大的,也许过了这个阶段,中国房地产将进入一个更加繁荣的局面。(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21: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