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6
UID28878
注册时间2008-6-9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新周刊》刊登了“中国寻才启事”,正文如下:
中国寻才启事
美国人不学奥数,却成就了人才天堂。
中国人精于计算,却找不着标准人才。
这应是一个最好的人才时代:生产力升级,创造力珍贵。
这亦是一个最糟的人才时代:潜规则当道,伪精英辈出。
中国最缺的是创意,创意最缺的是本土人才。
人才最缺的是心态,心态最缺的是社会土壤。
最失败的集体主义,是崇拜财富,又反感创造财富的精英。
最失败的人生活动,是不断工作,又远离兴趣、梦想与天赋。
最成功的人才生态,划分的不是精英与凡人,而是发现与协作。
最成功的寻才启事,提供的不是薪酬与地位,而是自尊与宽容。
顿时对《新周刊》产生质疑——
这就是“中国最新锐”?
文字工作者就不能搞点原创吗?
不过
我把这篇启事当作是该刊的一份“自省书”吧。
然后对该“启事”产生质疑——
谁说的美国就是人才的天堂?
人才还有标准?
哪个时代哪个地域没有潜规则?
什么是潜规则?
谁说中国人缺乏创意?
在中国,除了做媒体的厂搞精英那一套,还有谁搞?
该启事给人哪些自尊和宽容了?
……
太幼稚!
太幼稚的一些文字
连篇章都算不上的一些文字
幼稚得不负责任
好的文字
不在于优美的字体、字号和行间距
而在于经住推敲、带出回味
脏话听上去都很刺耳却没有一句犀利或者尖锐的
负责任的杂志应该引人思考
而不是像这样理直气壮地胡说八道
如果说中国有缺憾的话
那就是年轻人的浮躁
不过这是全世界年轻人都有的毛病
那么如果硬要说中国有缺憾的话
那就是——
对自己要求太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