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
UID11666
注册时间2006-7-13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看罢吴宇森大导演的《赤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你去忽悠外国人吧,理由如下:
一、 人物刻画:
周瑜:既然叫赤壁,那么当仁不让的主角应该是周瑜,但剧中对刻画周瑜的情节比较散,虽然英俊有余,但潇洒不足,完全没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气魄。
诸葛亮:戏份上有些抢周瑜的风头,但金城武的表演实在是差劲,没有表现出诸葛亮的仙风道骨,舌战群儒一场,该生一直是眉头紧锁。
孙权:一句“你们都不要再说了”颇有马警涛的风范。
关羽:没有一点傲气。
刘备:农民领袖
曹操:“奸”和“雄”没能并存,而且感觉很不稳。
二、 情节
好象导演想用二三个小时的时间为观众上演整部三国,想刻画的人物太多,主次不够鲜明,剧中胡编乱造,移花接木的情节处处可见:
“揽二乔于东南兮”明明是诸葛亮对周瑜的一大忽悠,在这里则变成了曹操的真实想法。
周瑜为诸葛亮接生下来的马取名“蒙蒙”
关羽以一当百时,居然为了杀一无名小卒而扔出青龙偃月刀然后去抢枪,张飞在生死关头更是赤手上阵,试 想在你死我活的战场,谁愿意这样玩漂儿。
刘备编草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该是明朝人说的,在这里不但说了,而且还改了,不知是谁剽窃的谁,呵呵
激情戏加的感觉很生硬,不合时宜,多此一举。
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一场大戏,硬生生的就让孙权一句话给当了,直接把妹妹许给了刘备,虽然妹妹不愿意,但情节已是。。。。。。
相反“亲身虎,看孙郎”一场移接到孙权徘徊于是战是降时可以算是顺理成章。
改编虽好,但改编这种名著还是要尊重一下原著的,把大家熟知的一些情节改的面目全非,不是你有创意,是你太有勇气了,呵呵。
所以建议《赤壁》出口吧,去忽悠不太了解三国的外国人吧,他们肯定会喜欢,毕竟战争场面拍的还是很受看的,下集相信会更宏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