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15
UID29429
注册时间2008-7-13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山东省威海市茶叶有着其它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条件都是独具的。冬暖夏凉的物候特点,极其有利于茶树越冬和树体发育。四季分明,特别是春季物候长,使得这里相对其它产区茶叶的叶片更厚,营养物质积累更充分,所产茶叶知名度高,深受国内外人士垂青。威海茶树的人工栽培史源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威海茶树面积萎缩下来。当山东日照绿茶、崂山绿茶响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威海人再也坐不住了,下决心要把茶产业打造成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BR>但摆在眼前的现状是,茶产业规划发展方向不明,生产技术落后,茶树面积极少,茶叶产量极低,整个茶产业就像水中的浮萍一样目标不明。特别是茶叶生产管理体制政出多头,职责不明,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发展。2007年,新一届农业局党委班子刚成立,就着手谋划全市茶产业大计。市编委随后正式批准成立威海的茶叶生产管理机构,农业系统积极向上级争取和创造产业发展的宽松环境,通过政策扶持、基地建设、产业发展、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创新发展等措施,大大加快了威海茶叶产业的发展。威海市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贴息贷款等一系列扶持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荣成、乳山等市政府明文规定,在一定期限内,每发展一亩茶园,财政就补助500元、300元。市科技局多次对茶叶的生产、加工存在的问题,列入计划,立题研究。各级党委、政府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为契机,紧紧围绕“抓龙头、活流通、精加工、创品牌”的发展思路,还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对茶农、茶叶企业进行扶持,引导茶农、茶叶企业高标准、高起点地建造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绿色食品茶园,不断地推动发展壮大茶叶产业。仅2008年春季,全市就新发展茶园面积4310亩,占到目前全市茶园总面积的75%。春茶鲜叶的收购价格每公斤达到240余元,平均100余元,以亩产鲜茶30-40斤计算,仅春茶一项收入,亩收入就达到三四千元。<BR>以工业的理念来抓茶业,是茶业发展的出路所在。为避免茶叶生产大起大落,或陷入“一流原料,二流加工,三流品牌”的尴尬局面,威海市农业局把很大的精力用于龙头企业的建设上。荣成市成立了茶业协会。极北茶厂等一批本地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做大做强。青岛晓阳工贸等外地知名厂商也被引进,加工或经销企业的快速壮大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插上了翅膀。“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不同的发展模式正在摸索中前行,市场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公司能够收到上好茶青、茶农有了稳定销路、经销商收入丰厚”的利益共享共赢机制。企业充分利用各级农业部门的技术力量,指导茶农实行标准化生产,实现了茶园良种率100%,无公害种植率100%。龙头企业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传统绿茶加工工艺,引进清洁化生产线,凉青、做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均采用了先进加工技术,可以保证生产出的茶叶颗粒大小、色泽基本一致。龙头企业不惜重金打造品牌、树立形象,如许多企业冠名威海人居节指定用茶等。浩润、极北、威茗、林德等一大批茶叶注册商标声名远扬。<BR>近些年,威海由企业、村集体或其他组织投资兴建的以旅游观光、实地采摘、回归自然、修身养性等为目的的“观光庄园型”等发展模式得到较快发展。乳山市白沙滩镇刘家村山上风光旖旎,阳坡的梯田里有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茶树,每年春季都举办采茶节。游客可以亲手采摘鲜茶叶,然后到加工车间由技师指点亲手炒制出成品茶叶,观赏茶艺表演,品尝茶叶包子。如今的茶叶,早已走出了单纯农作物的范畴,各种以茶艺为主题的博览会、文化节以及茶制品的工业化生产等,都成为茶业发展的新亮点。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