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38|回复: 1

[转帖]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复制链接] 来自:天津市
发表于 2008-11-7 13: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理解次贷危机即将对中国产生的影响,需要讨论两方面内容。第一重点关注中资银行因购买美国次级贷款抵押证券而导致的潜在损失。第二是检视中国抵押贷款市场,包括可以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的教训。

  中资银行在美国次贷抵押证券业务的涉入深浅还是一个谜。这些金融机构的不透明意味着无法得到足够的数据帮助精确分析。然而,有一些数据相信是准确的。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网站上披露,截至2006年6月,中国共持有总额为1075亿美元的美国次级贷款抵押证券,而这一数字三年前只有30亿。一年以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才暴露,由此判断目前的真实数据可能还会更高。这个数据仅包含吉利美(GinnieMae)、房利美和房地美三家机构提供的证券,并不包括中资银行持有的次级或者Alt-A抵押贷款证券。

  2008年1月21日,次贷相关资产数额最大的中国银行宣布其总共持有总额80亿美元的次级贷款,业界无不震惊。该银行已经将次级住房贷款抵押证券账面价值降至49.90亿美元,并且计提了12.95亿美元以应对可能的证券跌价损失。中国银行宣称他们已经处理了和次贷抵押债券相关的债务担保债券,看来对未来的损失他们早有准备。该银行2007年的利润为79.9亿美元,这为它提供了充足的现金以应付额外的次级抵押贷款投资减值。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曾公开表示他对此并不紧张,因为银行持有的证券评级很高——71.23%的证券评级为AAA,25.93%的评级为AA。尽管他的分析师解释“高等级评级的证券让中国银行在危机中面临低水平风险”,我很疑惑他是否真正了解评级过程的不精确性,或者他只是在使用公关策略以缓解紧张局势。不考虑他的评论,如果涉及次贷的资产金额在50亿美元以内,美国次贷危机将不会威胁中国银行长期的偿付能力。

  潜在的问题存在于我们未知的领域。中资银行一直以来都不对其持有的资产进行披露。但根据估计,这些银行至少在吉利美、房利美和房地美发行的证券上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如果还有这样或那样形式的有风险的抵押贷款没有被纳入估计,这将会产生额外的损失。人们认为吉利美贷款是以美国政府的信用做担保,而其他不是,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尽管吉利美、房利美和房地美发行的证券有“隐含”的担保人,但美国政府并不会对从任何金融机构购买证券产品遭受的损失负责。对次级贷款或Alt-A贷款产品而言,没有担保人,也没有保险机构。

  由于美国的抵押贷款市场环境恶化,贷款拖欠现象已经在跨领域滋长,即使是房利美和房地美发行的贷款,拖欠现象也不少见。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些发展趋势需要得到关注。2007年第四季度,房利美和房地美不约而同发行证券以筹措急需的资本金,从这两个机构传递的信号来看,近期他们还将筹措更多的资本金。鉴于市场以往对抵押贷款证券的好胃口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美国政府提高了代理机构可以资产证券化的贷款金额上限,从41.9万美元增加到最近72.9万美元。相应地,资产组合的限制也有所松动,比如向现金紧张的借款人提供额外的信贷额度。考虑到最近几个季度,这两个机构一直在公布创纪录的损失,这种趋势具有风险。如果美国政府不得不对其中一个或者两个机构加以援手,在目前的市场趋势下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可能,那么届时投资者将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如果美国经济继续朝深度衰退或者更糟糕的全面萧条发展,而中资银行继续持有大量机构或者非机构抵押贷款证券,损失将会非常惊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开始放缓,现在是审视中国抵押贷款业并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的关键时刻。
发表于 2008-11-8 17: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天津市
这个好好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13 15: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