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847|回复: 9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招生严格“去本地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7 11: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网·天津视窗5月16日电:自2008年起,教育部要求各部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一律不得提高,超过30%的应逐步回调至30%以内。为此,不少重点高校今年都压缩了所在省市招生计划,同时增加了在外地的招生名额。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天大、南大在“去本地化”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天南大“去本地化”全国领先
  今年上海某部属高校计划招收3000名本科生,其中在上海计划招生1000余人,尽管减少200人左右,但仍占了总计划的三分之一。据了解,部分部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计划甚至接近50%。
  作为本市的两所部属高校,南开大学今年计划招收3150人,其中在津招生702人,占招生总数的22%;天津大学今年计划招收本科生3960人,其中在津招收705人,占招生总数的18%。与教育部的要求相比,天大南大在“去本地化”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但即便如此,两所高校在津招生比例仍高于在其他各省的招生比例。两校在其他省份招生的最高比例均不足10%,以2009年天津大学招生计划为例,天大在河北省和辽宁省的招生人数最多,其中河北省招295人,辽宁省计划为205人,分别仅占到今年招生总计划的约7%和5%,部分省份甚至不足1%。
  生源本地化催生“怪现状”
  重点高校招生生源“本地化”,在招生过程中催生了不少“怪现状”:高考移民屡禁不止,本市高校招生名额多录取分数反而高、本地一些二本学校录取分数高过外地一本学校……
  众所周知,我国重点大学的地域分布并不均衡,位于经济较发达省份的重点大学较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对此一些老师反映,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重点大学在招生名额分配方面过分向本地生源倾斜,对于中西部一些重点大学很少或没有重点大学的省区,考生考上重点大学的几率要比其他地区难上几倍甚至几十倍。
  “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公平!”1998年从河北省考上南开大学的小韩说,“我们大学宿舍里一共6个人,一名湖北同学的高考分数最高,将近600分,可同班一名北京同学的高考分数只有480多分。要知道,480分在我们省恐怕连个大专都考不上!”
  “孩子就报天大南大,哪儿都不去。”往年的志愿填报咨询会上,经常听到家长们这么说。“招得多”“就守在家门口”“学校不错”成为天津考生和家长热衷报考南大和天大的主要原因,为此两校的录取分数随之水涨船高,而外地同水平高校的录取分数却远低于这两所高校。与此同时,市属高校的“本地化”则更为明显,本地生源占总生源的比例基本都在50%以上。“招得多,大家就都觉得‘好考’,结果没想到本地一些高校的二本线比外地一些重点学校还高!”一些家长抱怨。(刘晓艳)
发表于 2009-5-17 11: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30%的比例就已经不小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1: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注意过,一些上海学校和南方名校好专业在天津都没有招生计划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11: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应该向本地考生倾斜。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1: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天南大再不招点本地,天津真就没有拿得出手的学校了
本来这两个学校就走下坡路,在“去本地化”上还“全国领先”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11: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这还是一个好的开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7 12: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最初于05-17-2009 11:33发表的:
其实应该向本地考生倾斜。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8 02: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怕你倾斜了人家不倾斜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8 07: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最初于2009-05-17 11:33发表的:
其实应该向本地考生倾斜。
支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09: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就不能和其他地区的院校商量互相支持么
不能我们招他们的学生 他们却不招我们的 那他们的学生选择面广了 我们的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13: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