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614|回复: 3

《红楼梦》与宝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2 09: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与宝坻

《红楼梦》不但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件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顶皇冠,所以《红楼梦》不是一般小说演绎,而是一个朝代、一段历史的写真。《红楼梦》叙述的每一个事件都大有出处,都大有细品深究的必要。比如第五十三回对黑山村庄头乌进孝年终向贾府纳奉年货的特写,如果从“看热闹”的角度去看,完全可以不用脑子去想。如果了解清朝入关后定鼎北京,在京东圈地、抢占民田的历史,里面就大有了文章。
  圈地本是给人们带来一场灾难、浩劫,却使宝坻和《红楼梦》结下了一段情缘。据清乾隆十年《宝坻县志》载:清顺治元年原额民地六千八百九十顷六十四亩七分二厘,内除二年、三年、四年圈去地四千四百一十七顷三十六亩八分八厘八毫,佥派粮船地九百顷,又三年、四年、六年、七年投充(汉人投旗)带去地一千五百一十五顷三十二亩三分四厘六毫。康熙四年、六年、七年、十二年奉部差又圈除地二十顷一十亩,所存民田实有三十七顷八十五亩四分八厘九毫。圈占的土地占当时总耕地面积的94.46%,剩余民田仅占5.54%。圈占的土地全部由正白旗与镶黄旗二部所有。《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属正白旗,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将曹雪芹的先祖的宗谱家世弄清楚,才能说明曹氏家族与圈地的关系,也就是《红楼梦》与宝坻的情缘。
  一、曹姓,原是帝喾的后裔,西周文王的始祖。周武王灭纣后分封姬姓诸王,叔振铎是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姬发之弟,被封于陶邱(今山东定陶和曹县一带),国号曰曹,子孙遂以国号为姓。后来一支迁到江苏徐州沛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由于秦朝的酷罚。繁重的徭役与赋税,逼得农民纷纷起义反秦。这时,迁到沛地的曹氏族人中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曹参。
  曹参与汉高祖刘邦一同举事,攻城拔寨,杀敌破阵,立下屡屡战功。刘邦登基后,功居第二,被封为“平阳侯”。汉相萧何卒,诏为汉相。后汉中叶,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人民起义造反,曹参的后人曹操以镇压起义军起家,统一了北方割据势力,曹操之子曹丕做了皇帝,都洛阳称“魏”。司马氏灭曹,统一三国,建立晋朝,从此曹氏没落下去,氏族分散各地,其中一支落户河北灵寿县城北岗头村。
  经过隋唐五代十国,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定国号为“宋”。这时迁居灵寿县岗头村的曹氏后人中涌现出一位武功盖世的大将军曹彬,因战功卓著,被封为检校太傅,擢升检校太师(丞相),病故后赠中书令,追升济阳郡王。后来曹氏宗祠有一副对联:“汉拜相,宋封王,三千年皇猷黼黻;居江右,卜京右,亿万世国器珪璋”。这里所说的汉拜相,宋封王指的就是曹参与曹彬两人。
  宋政和五年(公园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创建金国,不断向北宋入侵,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俘虏徽钦二帝及宗室、后妃、宫僚数千人北撤,高宗赵构继位,定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这时曹彬的后人在朝为官,随朝廷南迁,曹彬的五世孙曹孝庆官至显文阁,待制(副相),其子孙寄籍江西新建县。汉时江西南昌一带置郡,称“豫章”。故此,曹氏族人称“豫章曹氏”,曹孝庆为豫章曹氏的一世祖。
  曹孝庆生二子,长子曹善翁,次子曹美翁。善翁字元长,宋瑞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授大理寺卿,素有贤名,弃官回乡奉亲。元朝灭南宋后,曹派大元携重礼请美翁事元,善翁矢志不事二主,为逃避元朝的纠葛,携家外逃至南昌东南三十五里的豫章“武阳渡”定居,后代子孙则以“武阳曹氏”相称。
  曹善翁的子孙在元朝任过太学生、万户侯、千户、御持节重要官职。曹善翁的次孙曹端明,字伯亮,苦至云窗,早岁补郡子弟员,但乡试屡试不第,他带着落榜的失落,遨游山海之间。当他来到丰润县后,看到城北有还乡河(古称浭水),自东向西奔流徜徉,当地人称“浭水朝东”。传说宋徽,钦二帝被金兵虏过此河,曾留下“东流浭水自还乡”的诗句。河水甘醇,庶荣佳美,端明生于南方,性喜品茶,浭水有此特长,倍感欣喜,晨夕可见群雁落栖鸣叫之声,被称为“西沙落雁”。还乡河北有披霞山,更为一大奇观。城南车轴山,形成县前之“书案”,是丰润县之文风的象征,从而产生落籍之念。(见《北京史资料长编·清史部分·曹雪芹家族》)
  朱元璋灭元建立明朝,燕王朱棣“靖难之战”后,夺得政权,迁都北京,从江、浙一带大量迁民实边,曹端明遂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携妻子、三弟端广自豫章武阳渡北迁,落户丰润。
  曹端明后来事明,任锦衣卫副指挥,享受优厚待遇。曹端明富有远见,认为永乐帝迁都北京,定要大兴土木,所需木材大都来自东北,皇室所需贵重药材、毛皮也大都来自东北。因此,借一次为皇帝办事之便,便在东北铁岭一代买下田园土地、宅院、店铺,使令三弟端广居家迁入铁岭经营田园,端广便成了铁岭曹氏的始祖。
   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后金攻陷沈阳,铁岭曹氏被俘,后随金兵征战有功为宦。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老根儿丰润曹氏后人曹邦被金兵掠至辽东,经先期入金的铁岭曹氏引荐,受到重用,因作战有功入旗籍。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明亡。四月,吴三桂勾清军(这时后金已定国号为“清”)兵败李自成,十月清朝自沈阳迁都北京,福临(顺治)临朝。这时早已为清军掳获并加入旗籍的曹雪芹高祖曹振彦曾祖曹玺随龙入关,以显赫战功加官进爵,曹振彦授山西大同府知府,曹玺授内廷二等侍卫。
  丰润曹家与清朝皇室有着特殊关系,清朝入关后,由摄政王多尔衮执掌朝政。多尔衮死,获罪削封爵,籍家产,他遗下的正白旗这一支最强的实力未再派旗主,归顺治帝亲自统领,与正黄旗、镶黄旗并列成“上三旗”。故此,曹家(正白旗)也就升入上三旗之内,与掌政的皇室紧紧联系在一起。
  清朝入关以后,在承袭明朝各种制度的同时,却将太监管事而参与朝政的“二十四衙门”加以删除,大内建“内务府”,以皇家家奴——上三旗的包衣人——替代了太监的各项事务,内务府就成了管理皇家的财产、收入、饮食、器用、玩好各项日常生活琐事,各种有关礼仪的管家衙门。同时还掌管一些重要税收,如盐政、织造、窑、矿等项,曹雪芹的曾高祖曹世选是内务府的首领大总管,授二品顶戴,在皇帝面前虽说是一个奴才(包衣),而另一方面“呼吸直通帝座”,反而比别人更容易升迁、发财。他们的荣华富贵实际享受,权柄,比一般大官、巨卿毫无逊色。(见《总管内务府》考略)
  曹雪芹先祖曹鼎望“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选入翰林院国史院庶吉士,屡试太和殿,深受顺治帝赏识,帝亲赐茶、赐宴,笑语温和,多次获与大臣大内之孚斋,恩遇优渥”(见《文献论丛》)
  此外,曹氏家族与清廷还有更深一层的特殊关系。顺治十三年福林的第三子玄烨(即康熙)诞生,其母佟氏不久便去世了,孝庄皇太后便在亲自掌管的正白旗包衣人家中选择上品妇女做小皇子的保姆,这时侍卫曹玺的夫人孙氏时年二十二岁被选入宫,做了玄烨的奶娘。当时社会上流行痘疹。皇宫内亦未能免,孙氏奉命携小皇子暂时迁出皇宫,隐居于西华门外北长街的福佑寺内,隔离抚养,使小皇子安然无恙,由此,孙氏被称为“圣祖保姆”。
  曹玺夫人孙氏因护养小皇子立下了特殊功劳,其后人也就获得了特殊的恩宠,丈夫曹玺破格授予蟒袍升为正一品,这也是曹氏后人数十年荣华显贵的福源。康熙登基以后,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曹玺出任江宁织造,监管盐务——巡盐御史。曹玺族兄曹坌任内阁中书舍人,倍受康熙宠爱,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2年)圣驾东巡,“坌随驾扈从,两过丰润,且驻跸丰润,曹坌作为陪驾,两次向帝请假,回家探视父母,皆获恩准(见《丰润县志》)。
  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圣祖保姆孙氏生下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他比康熙小四岁,自幼便随母在宫中作为康熙的伴读,与康熙有兄弟般的情谊。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十三岁的曹寅便作了御前侍卫,在智擒权奸鳌拜时,立了大功,史称“手搏黄獐”。
   鳌拜,镶黄旗人,以战功赐号“巴图鲁”,入关后,追缴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又立大功,顺治亲政后,授议政大臣,康熙即位,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受顺治帝遗命为辅政大臣,当国后,专横擅权,广植私党,图谋不轨,索尼病死,遏必隆不敢立异,唯苏克萨哈遇事力争。他为了独揽大权,以易地为名,陷害苏克萨哈。苏克萨哈正白旗人,鳌拜镶黄旗人。顺治初年睿亲王多尔衮曾把镶黄旗在京东宝坻一带的圈地给了正白旗,令将京西京北的山地给了镶黄旗。鳌拜倡议,欲将原地各归原主,遂命直隶总督朱倡祚、巡抚王登联,国史馆大学士苏纳海经办易地事宜,苏克萨哈力争不易,鳌拜逼迫康熙帝处死四人,康熙帝不准,鳌拜挥拳夺御笔自批,矫旨付刑部执行。由此康熙帝恨透了鳌拜,密向曹寅泣诉鳌拜不法情况,曹寅密向康熙帝献除鳌之策:由各王府选百名少年子弟,练习拳脚,一年精通,康熙帝不露声色,先封鳌拜为一等公,数日后单宣鳌拜入宫议事,趁其不备,曹寅首先一拳将鳌击倒,众子弟蜂拥而上,将鳌拜打得奄奄一息,从而被擒,曹寅立了首功。康熙十四年(公元1676年)再升寅为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三旗鼓佐领。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其父曹兆病故于江宁织造任上,康熙帝特别晋升曹寅为内务府镇刑司郎中,命其协理江宁织造事务,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以内务府广储郎中衙出任苏州织造,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又兼任江宁织造。
  江宁织造府设在南京,织造官的公开职务是为皇帝督选衣料,帷帐、旗帜等丝织品。由皇室的内务府直接掌管。据《内务府现行则例》规定“织造系钦差之员,与地方官员无统属关系,与地方交涉事件,各官不得牵制,往来文移,不容藐视”。
  曹寅因与康熙帝有着兄弟般的特殊关系,所以他除了公开职务外,还向康熙帝“专折奏事”,凡地方大小事件,皆可秘密奏闻,实则是皇帝安插在江南的耳目。
   曹寅除有江宁织造的职务外,还兼职承办龙江、淮安、临清、赣关、南新等五无铜觚(铸钱)。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钦点为两淮盐课——巡盐御史。这种肥缺,只有皇帝的亲信才能担任。
  曹寅在任二十三年,康熙六次南巡,除前两次以外,其余四次均驻跸在江宁织造府,所以他四次接驾,因此,也就耗费了大量钱财,致使盐课亏损五百二十余万两,为后来抄家埋下了祸根。后来康熙帝有所察觉,以爱护的心情在曹寅的奏折上批到:“两淮弊情多端,亏空甚多,必要设法补完,不可疏忽,千万小心,小心,小心,小心”。所有亏空康熙帝多次在其他支出中给予抹平。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曹寅病故,即令寅长子曹颙补任,曹寅仅在任二年便因病身亡。康熙帝很器重曹颙,对其突然去世非常惋惜,曾传谕内务府“曹颙自幼朕眼看其长成,此子甚可惜,朕在差使内务府包衣之子内,无一人及得他,查其可以办事,亦能执笔撰稿,是有文武才的人,在织造上极细心谨慎,朕甚期望……”。内务府按康熙旨意,将曹寅弟曹宣之子曹兆给曹寅之妻为嗣,并補放曹颙江宁织造之缺,亦给主事职衔,曹家三代四人在江宁织造六十余年,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可见皇帝对曹家的恩宠。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曹寅的寡妻带着新过继的儿子曹兆奔江南赴任。曹兆还是个孩子,会做什么制造监督,全赖长辈至亲李煦,其父生前的门生故吏年老的家人一起帮助来维持里里外外的各种事务。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四五月间,江宁织造府里传出喜讯,全家称贺,曹兆夫人生下麟儿,这便是人称雪芹公子的《红楼梦》作者,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文学中的第一流小说家。
  由于曹家“圣祖保姆”这一层特殊关系,所以曹家的命运和康熙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康熙帝一死,就有“树倒猢狲散”之势,康熙生前所制造的一些事因,也就给曹家埋下了莫大祸根。
  雍正上台以后,将他的头号死敌——手足兄弟一一治死。同时,对他老子(康熙作下的孽,给“奴才”们拉下的亏空,虽已抹平,概不认错,要彻底清结,曹李(煦)两家不但都是大“亏空家”,而且又都和他的死敌发生过往来关系,虽说他们只不过是包衣奴力,雍正也绝不会轻易地放过他们,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先则罢官的李煦,又被发现曾于康熙五十三年花八百两银子买了五个苏州女子送给“阿其那”(胤祺)而要处斩,曾任织造的曹兆因屡忤“圣意”藏匿财产而被革职,查封财产时又发现织造衙门有“塞思黑”( 胤醣)所铸六尺高镀金狮子一对,由此,曹、李两家又都成了“奸党”,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曹兆被抄家,将奴仆、丫环、管家等二百四十余人赏给了宠臣隋赫德。雍正认为曹家做织造、管盐务达六十年一定敛财很多,是“家资巨万”的豪富,当所抄钱财“只银数量,钱数千,外有当票一百余张,值千两银子而已”,事实与想象相去甚远,而为之恻然,这才下旨,给曹兆在京“少留房屋,以资养赡”,曹家才未完全陷入绝境。
  二、曹家与宝坻的情缘。曹家虽是内务府额包衣人(皇家的家奴),但他是正白旗,属于皇家亲领的上三旗,是很高的旗分,与康熙帝又有着特殊关系,这就与京东发生了一种不解之缘——曹家受田在京东之说。
  原来清制八旗各按方位分站地盘,在京城内外,正白旗总占东面,清朝入关后旗中圈地民站,正白旗也是占了京东一面。京东地面很大。通州、三河、香河、玉田、遵化都有旗人圈占民田,为何说曹氏授田在宝坻?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所著《红楼梦新证》一书说“正白旗占地,系由永平玉蓟州、遵化、宝坻、玉田等地,直抵通州。曹李(李煦)二家地皆在此间。”曹寅在《栋亭文集》中进一步说明:“予家受田,亦在宝坻之西”。他在给丰润族兄写的《东皋草堂集》中又说:“东皋在武清、宝坻之间,旧曰崔口,势洼下、去海百里,土籍卤,积粪不能腴”,说明丰润族兄在东皋这个地方建有草堂。今崔黄口南有一个村庄曰“东高坑”,这个村庄的得名很值得研究,“东皋”是否就是“东高”之讹。
  东皋,指向阳水边的高地,也泛指田园、土地而言。如三国阮籍在“辞蒋太尉辟命奏记”中说:“方将耕于东皋,输黍稷之税,以避当途者之路。说明东皋这个地方在东离海不足百米的崔口。据查,崔口即今之崔黄口,崔黄口的位置正在武清宝坻之间,东去大海百里,与曹寅所讲的位置基本相符。曹寅在文章最后又说:“予家受田亦在宝坻之西,与东皋鸡犬之声相闻”。并让其兄照管地亩、教训佃奴(庄头)不得玩忽职守。东皋离宝坻城西,也不过三十里之遥,可算是“鸡犬”之声相闻了。由此而知,曹家的圈地即于崔口相邻,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具体地点没有说明,史书也没有明确记载,只能从故事中求得旁证。《红楼梦》第五十四回黑山村庄头乌进孝口述说:“今年雪大,外头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时一暖一化,路上竟难走得很”。接着又说:“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起,接接连连,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日,九月里,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二三百里,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撰文说:“这绝不是什么文学家的想象和虚构,分明是当时一场大天灾的忠实反映。”为此,他指示宝坻“乡亲父老注意两点,一是黑闪村这个名字,在宝坻一带有没有一个地方与之有某种谐音隐意关系的可能,二是设法查阅一下地方志书,清代气象记录,说不定可以发现这种记载,反过来说明所写的到底与宝坻地带有无实际关系。那场大灾发生在何年何月,若有较确切的资料寻出来,那可是宝贵极了。”余据周先生所示线索,查阅了乾隆十年《宝坻县志》,宝坻确有一个“后山村”,地址在今窦家桥村西北侧,乾隆年以后,与窦家桥合并,后山与黑山谐音,把“后山”写成“黑山”,这是《红楼梦》作者将“真事隐去”的一贯手法,为何与窦家桥合并,是否与曹家被抄怕被株连有直接关系,或因水灾而合并。
  同时,我还查阅了《华北、东北近五百年旱涝史料》、《海河流域历代自然灾害史料》及《郡国利病书》等有关气象资料,均有“康熙二十四年,农历乙丑,蓟州、武清、宝坻、玉田等京东一带自春至秋霪雨不绝,日无三日晴,田禾被灾,庐舍倒塌”的记载。这一年正是曹寅接任其父曹玺江宁织造的第三年,也正是曹家鼎盛的时期。
另据宝坻《地名志》载:史各庄乡曹辛庄(原名曹家新庄)在窦家桥西北一华里, “清朝时期,此处是窦家桥的钱粮庄头,曹家的土地,时有王、姚、岳等姓,在此给曹家种地,故曰曹家新庄。同时,据老人回忆,窦家桥尚庄、朱家铺一带的村庄,曹姓旗人很多。民国以后,而大多数是在解放以后才改成汉人的。这些旗人虽都姓曹,但身份不同,有皇廷内务府之旗(即满洲旗)和汉人满化之旗,窦家桥曹家是内务府的满洲旗,身份最高,旗中的一切事物都由窦家桥主宰,各村曹姓,还得轮流去窦家桥服务。
  窦家桥西侧有朱楼下村,这个村庄的得名,很值得推敲。黑山与朱楼正好是相辅相成的一对,朱者赤也,朱楼者即红楼也。
  综合上述可知,曹家受田是以窦家桥村为中心的一带,是肯定无疑的。曹家在窦家桥一带的这块“受田”有多大面积?据《红楼梦小考》载:“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七日,曹兆奏家产情况云:‘通州典地六百亩……江南含山县田二百余亩,芜湖县田一百余亩’,此田产数目似有隐瞒,实际上不止此数。雍正六年,曹兆获罪抄家,隋赫德细奏房地产及家人情况,奏折中称:地八处,共十九顷零六十七亩,比较可信。《红楼梦》写荣府有‘八处庄地,与曹家实际情况完全吻合”。按上述所言,曹家在窦家桥一带的庄地,大体应在千亩左右。
  另外,民间传说,新开口,南仁孚一带,清时也有旗人在此圈地,如卷子村,原名“圈子里”,这一带曹姓人家很多,南仁孚有曹姓,南仁孚有曹庄,是否与《红楼梦》曹家有关,有待进一步考究。
发表于 2009-6-12 10: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着国家的俸禄,吃着人民的小米,研究什么“1+1=2”,伪科学!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3 08: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重量级的发现啊!世界文坛为此震惊!
不能再往下看了,得出去买套煎饼果子充饥了,人家专家靠这个能混上饭吃,咱平头百姓可不行。
该干嘛干嘛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9 17: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看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7 01: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