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988|回复: 0

第一道亮光(李燕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8 12: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十六岁就在生产队干活。尽管有满腔的不平,满腔的不情愿,但由于没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志,因此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得听天由命。
  每天早出工,晚收工,顶着日头去,踩着晚霞回。那时刚刚初中毕业,尽管白天劳动很累,晚上我还是要抽空看看身边的书,读读父亲拿回来的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时多么希望有一个星期天啊!看自己想看的书,干自己想干的事。
  那是一个“知识无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读书对于自己来说只是一种兴趣,一种寄托,完全没有目的性。数理化早已撇到一边,主要看的是小说等文学作品。“学习数理化,不如有好爸”,那些学习不好的,照样被推荐上高中,而那些学习好或者像我这样学习比较好的,也大都回村务农。
  那是一个推荐的年代,当兵要有人,当合同工要找人,上高中、上大学要所谓的贫下中农推荐。说你好,你就好,不好也好;说不好,就不好,好也不好。关键看你是否有人有背景, 是否有亲戚在村里负责任,在公社、在县里说了算。
  那是一些看不到希望的日子。白天看着太阳从村东边大柳树的树梢上升起,又从西边的庄稼地里落下;夜晚,在煤油灯旁,万念俱灭,只有几本文学书籍陪伴着我,给惨淡的生活增加了一点颜色。只有那生产队上工的钟声,才给村里带来一点生气,给人们带来某种希望。那钟声跟上学时的钟声一样,那么清脆悦耳,至今依然在耳边回响。那时我每天挣七分儿,生产队的工值一般在五角左右,七分儿只挣三毛五分钱。吃的是玉米饽饽,玉米面粥,冬天有大白菜,其余多数时间都是咸菜。只有过年才能吃一两顿肉,吃几次白面馒头。那年头白薯倒是好东西,入冬那一阵,每天的主要食粮就是白薯。白薯虽好吃,可天天吃,也吃坏了身体吃坏了胃。那几年我的胃一直不好,经常吐酸水、拉稀。
  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这样一辈子修理地球?游走在暮色苍茫的河边,踯躅于月色朦胧的小路,我的心在痛苦地抽搐。
  30年前的深秋,村里高音喇叭忽然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教育部决定,恢复多年停止的高考招生考试制度,今后上中专、大学都要通过考试,凭成绩录取。像一道闪电划破沉沉的夜空,又像一针兴奋剂,刺激着我的心。那天正在生产队看场,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激动地在生产队场院里走来走去,一直走到半夜。在不耽误劳动的同时,我和同伴们开始了日以继夜的复习。冬天,夜深人静之后,在冰凉的、没有任何热气的屋子里,我坐在皮褥子上,围着被窝,在油灯下苦读;夏季,怕给屋子里招蚊子,我穿上长衣长裤,穿着袜子,在热气腾腾的院子里的灯下学习,蚊子围着嗡嗡的叫。叮着胳膊,叮着脚, 特别是经常叮在脸上,那罪可真难受!然而,自己始终坚持、坚持着。一九七八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县的师范学校。恢复高考以来,许多像我一样的贫寒人家子弟走进了大学和中专的校门,并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各条战线上的骨干,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着贡献。
   三十多年过去了,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我心中便充满了暖意, 充满了温馨。如果说粉碎“四人帮”只是我国改革开放这出大剧的一个序幕,那么恢复高考就是这出大剧的第一场。它振奋了民心,提振了士气。试想,如果没有高考制度的恢复,哪有今日发展之中国? 哪有日新月异之中国科技? 哪有今天雄浑浩荡,百舸争流的现代化建设局面?
   恢复高考是第一道思想解放的亮光,不仅照亮了中国的过去,还将照亮中国的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19: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