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
注册时间2005-8-20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闷热的天气常让我盼着能有风来,毕竟长时间地呆在空调里不是一件好事,这样,就常常踱到窗前看风,主要是看树,也看一切风可以吹动的东西。
黄昏时又到窗前看风,忽然想起一位友人的诗句——“西风是你将走时挂在窗前的背影。”这让我受到深深的触动,因为我在一篇文章中就写过窗外的风,而且正是看到窗外渐起渐烈的春风,才毅然辞去公职南下打工。在经过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之后,随着年龄渐长、世态洗磨,对许多事物都淡然了,似乎没有什么能再给我以惊喜,引起我更多的兴趣。但我还是爱看风,尤其是窗前的。每当季节更换时,总是久久地站在窗前,看春风把树叶抽出、草坪染绿;看夏风摇曳树柯,舞送清凉;看秋风薰黄大地、凋零碧叶;冬风呢,在上海,它与北方的差异实在太大,但也只有它才能让人感到:冬天总是冷的。
风花雪月是诗人乐此不疲的歌咏题材,但于自然中,最丰富人文的并不是美丽的花草和雨雪,也不是壮丽的山河和大漠,更不是遥不可及的月亮,而是来无影去无踪的风。它是大自然的灵魂,天地间最快活的因子,它能给万物以生命,也能传播一年节气的信息,并引发人无限的感慨。风,实在是人类最千古的情怀。有人说,意境是点着蜡烛的窗子。那么,灵感就是掠过窗外的风。美好、轻灵、无声无色,饱含玄机又稍纵即逝。
我常坐在阳台上,或独自守着窗,看着遥远的地方,并用心去涉足那里,感受那里的气息。我先是等着那里的风慢慢地吹来,慢慢地,起于我瞩目的地方,飘到我面前。虽然它并不停留,但我仍能感受到其中饱含的一切,我品咂、欣赏,再目送它到遥远。在这品咂和欣赏中,我体验到了生命的流逝,心的跋涉,得失的真谛,世态的炎凉,以及万物的生发、衰老、变迁和死灭,乃至其中的因缘。
风里的情怀就是这样,常使人多愁、善感,也使人有些许的无奈。这或快或慢、或冷或热的风对人的影响太大了。在风中,我们曾丢失了许多,包括宝贵的年华和华年里的旧梦,在风中,我们也拾起了许多,包括一切痛苦或美好的回忆和感悟。
卞之琳有一首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总是固执地记成“你在窗前看风景。”不是吗,桥上人来人往的,有何可看呢。还是楼上的人聪明,他肯定是在窗前看。风景,风景,无风则无景,窗子就是取景框。透过窗子可以看天地间的一切,乃至世界的风云,透过风云,可以看历史、看人文,看风霜吹打下的万物。还可边看边想,想舜帝的《南风歌》,想刘邦的《大风歌》,想宋玉的《风赋》,想王勃的《咏风》……。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风一天天地吹过我的窗前,我一天天地变老,就象秋风里的红叶,或窗前的那棵树,在风的吹打下画着年轮,一圈一圈又一圈。
想到这儿就去看那棵树,树枝正在摆动,于是想起了禅宗六祖慧能南海讲法时的故事:一天,风吹幡扬,两个僧人又打起了机锋,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慧能说,既非风动,也非幡动,乃是心动。确实,不论是窗外的风还是窗里的风,最终都是鼓荡在心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