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056
UID31409
注册时间2006-1-1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快速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令我们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其中之一,便是为数众多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平常心——做一个平凡人那颗平常心。人们渴望在脱贫的过程中脱“平”,岂料,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从此,终身“意难平”。
总以为芙蓉、凤姐这样的网络红人,是中国娱乐界的特产:以走极端自我认可的扭曲S形线路从普罗大众中脱颖而出。人们围观她们那种可笑的自大与自傲,消费她们层出不穷贻笑大方却毫不自知的滑稽行为,她们则在貌似自取其辱的品评笑骂中收获名与利。
真不知谁是被愚的,谁是乐到最后的。
我只知自己是被膈应的。
可是,最近全世界都被膈应了。
因为英国文化娱乐界出了个萨曼莎大姐。
萨大姐占尽英伦地理优势,她的横空出世,令芙蓉、凤姐等只有东南亚区域影响力的先辈们黯然失色——只能自叹“生不逢地”。因为萨大姐那令人叹为观止的绝世自信,一经爆发,便“挖走”了全世界的眼球。
萨大姐是英国著名小报《每日邮报》的专栏作者。4月3日,她撰写的《长得漂亮也不是好事:为什么女人嫉恨我的美貌》一文,几乎闪瞎了全球网友的理性之眼,即刻引来世界各国上百万读者的点击围观。各国八卦爱好者都在网上亢奋地转发传播萨大姐的自恋新语录:“女人们讨厌我不为其他,正是为我好看的外表。”“所有的礼物都在说明同一件事:我的美丽样貌与甜美微笑令他们赏心悦目。”“我无数次被无情的友人所抛弃,因为每次我出现在她们的另一半面前时,都令她们感受到了威胁。”
世界各国的读者都大呼受不了,被这种超级自信的丑态刺激得灵魂几欲呕吐。
美国的一位网友讽刺道:“哇哦。你们英国人对美貌的定义还真是宽广啊。”
新西兰的网友留言说:“醒醒吧,你是拿不到世界小姐头衔的。”
伦敦的凯特愤怒于萨大姐丢了英国人的脸,她说:“我都没法看完这篇文章,她无比巨大的自恋阻挡了我。”
抛开商业炒作的因素,听到“自恋”二字,每个人脑海中可能都会闪出自己曾遭遇过的某些画面:比如一个才能平庸者,对他人缺乏宽容公正的评价,凡事兴奋点均立足于自己身上,任何情况下,他们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筹,不同凡响,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能轻易找到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充分理由,觉得别人服务于自己天经地义;又比如一个容貌中等的女子,却自以为貌比天仙,风情万种,别人场面上的恭维她照单全收,走到任何地方,她都无比自信能迷得异性七荤八素,羡得同性妒火万丈。你若指出她的任何一个小缺点,她统统归之于嫉妒,更有甚者,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的心理优势受到威胁,从此集结人生的全部精力无中生有地中伤自己幻觉中的假想敌。
自信固然是一种美德。 但超级自恋却真是一种愈发常见的心理病、社会病。
足以令任何一个拥有平常心的理性人士神经崩溃。这些日子,总在感叹一件事:为什么这个地球上心智健全的成年人越来越少?为什么自命不凡、自我感觉超好的人越来越多——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自我评价完全建立在幻想之上。他(她)如此完美、重要、卓尔不群,别人的一切他(她)皆不耻不屑,只有他(她)的一切才是别人的样板。因此,获得别人的赞美、簇拥、仰慕、崇拜乃天经地义,否则对方就是别有用心,就是羡慕嫉妒恨。
记得作家冯唐也有如此感慨。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为什么自我感觉好的人比二十年以前多了那么多,比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的增幅还大,增速还猛。 为什么?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拒绝接受不完美的泯然于众的自己? 平凡人、泛泛者流乃茫茫人海中的大多数,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齿不屑于“平凡”,宁愿沉醉于自欺欺人的亢奋幻想中?
是弥漫于全球的“势利”文化导向吗?那些自诩为精英的大嘴们成天在媒体鼓吹:只有不平凡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还是人性的先天缺陷?大多数人的内心其实认可人是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其实充满了森严的等级与分明的贵贱?
从而令那些内心脆弱敏感的人们,觉得活在真实中过于艰难,于是便逃到自己对自己的幻觉中躲藏起来。用极端自我认可的方式,来抗衡自己对自己的巨大失望与不满?
快速推进的现代化进程,令我们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其中之一,便是为数众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平常心——做一个平凡人的那颗平常心。 人们渴望在脱贫的过程中脱“平”,岂料,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从此,终身“意难平”。
我一直以为,卑微,乃人类最大美德。 如今,在“萨曼莎”病症的围攻下,此美德已日渐式微。
我很想杞人忧天一把!可以吗? 我想跪求天下高手:谁能拯救“萨曼莎”?我想遍寻人类妙方:谁可留住正节节败退的卑微?
我们—真—的—可以吗?
周湘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