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98|回复: 0

[散文] 童年的校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6 14: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蒙古兵 于 2013-10-6 15:48 编辑

童年校车

      网上经常报道某地校车出事,接着网友就举例说国外的校车有多好,据说美国的校车比坦克还结实,着实地让国人羡慕了一番、也让国人思考和讨论。希望国家也重视起来,能够给每个学校都配上安全的校车。
    现在,孩子越来越少,例如,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村七、八百人,当时一年级新生四十多人,现在村子人口超过一千人,但是每年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不到十人,凑不足一个班。每个村子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因此教育部门便纷纷撤校、并校,致使六、七岁的小孩子都要去外村的中心小学上学。家里大人都要去打工,没有时间接送孩子,只能几家人包一辆面包车送孩子上学。如最近网上报道的冀州一辆“黑校车”,该车仅有9座,却搭载了42名幼儿园的孩子,超员达到300%以上。中国有大量的接送学生车辆不符合“校车标准”,中国的校车现状让我们痛、让我们忧。
    但是,社会毕竟每天发生着变化,每天在进步,比起我们上学时不知强了多少!
    我在四年级毕业那一年正赶上国家恢复高小,高小的五、六年级就要到五里路外的外村去上学。那时整个乡里别说校车,就是手扶拖拉机也没有几辆,因此上学都靠步行。上学的路也都是土路,雨季一路的泥泞、冬季下雪后路面非常滑。学校没有食堂,每天上学要往返两次。冬季,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要起床,简单吃些饭就去找两、三个小伙伴一起去上学。那时家里还没有钟表,要靠母亲听鸡叫大约估摸时间来催我起床。记得有一次母亲记错了鸡叫次数,我们几个小伙伴到学校时校门还没开,在寒冷的风中我们几个裹紧衣襟蜷缩在大门口好长时间才见有同学陆陆续续赶来,我们几个整整早来了两个多小时。后来父亲买来一只闹钟,我们可以准时起床和上学了。
    村东头马家小伙新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每天早晨出去拉脚路过学校,我和几个小伙伴决定搭车上学。马家小伙不愿意我们搭他车,我们几个小伙伴每天早晨埋伏在他家门口麦秸垛后面,待他开车出来下车关门的时候便冲过去,爬上车,任马家小伙怎么轰赶就是不下车。马家小伙没办法只好开车出发。手扶拖拉机开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颠簸的非常厉害,我们不敢坐下,只能手扶着前面的护栏站着或者两只手抠着车帮半蹲着,伴随着拖拉机发出的刺耳的“托托托、托托托”声音,闻着拖拉机烟筒冒出的刺鼻油烟味一路向学校方向前进。
    在学校西面有一个丁字路口,马家小伙要一直往南继续走,我们在路口下车再往东走几步就到学校。马家小伙知道我们要下车便加大了油门,拖拉机烟筒里顿时喷出浓浓的黑烟还伴随着一股股呛人的柴油味。我和我的小伙伴惊呆了,一看不妙,赶紧跳车。我们几个跳下车后在土路上连翻带滚,其中一个脑袋磕在砖头上鼓起了大包,我们的书包跌落在土路上,书包里面的书、文具盒里的铅笔、橡皮、尺子、圆规等撒了一地。我们几个将书包收拾利落,互相拍拍身上的土一瘸一拐往学校走。
    搭马家小伙的拖拉机确实节约好多时间也省得走路了,所以我们还是愿意搭车上学,马家小伙也不再阻拦我们,但是每天到学校西面的丁字路口依旧是加大油门,从来没有减速或者停车让我们顺利下车。经过多次跳车实践,我们摸索出许多窍门和经验:跳车前要做好准备、待车拐弯减速时跳车、几个人要分先后依次跳车、跳车前先把书包扔下车、跳车要顺着车行进的方向往前跳……,后来我们每天能够很轻松跳下车、跳下车脚尖着地就势一蹲、手略扶地,非常麻利地站起身来,再也不会发生滚得滚、爬的爬的狼狈样了。
   
    这就是我童年的校车!
2013年10月5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5 22: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