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664
UID1386
注册时间2005-10-7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似曾相识的是嘴角上那可爱的倔强,还有一样忽闪忽闪的眉眼,这一忽闪不打紧,却一不小心触及了久违的细致微妙而又纯粹的情怀。
仅仅是在选修课上不经意的一眼,却给了我一种曼妙的特殊感觉,思之良久,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也堕入了春天感情躁动周期了,恩应该不会啊,回顾再三,突然明白了,只不过是似曾相识的风景。
在跟朋友闲聊时提到这件事,他说应该把握机会,毕竟选修课近水楼台的,我说不必了,静女其淑,只可远观而不可亵妄。他很是不解,我就随性发明了个版本理论,呵呵,我说她是个盗版或者翻版,不如直接找原版或者正版的啊。他笑而不答,我也只是笑。笑里藏着什么连我自己也搞不清楚。
添一丝凉风惺惺的温柔
描几许画布在粉红色的
那一回眸
十八岁模仿徐志摩写的句子,暗含的情愫不言而寓,如今二十又二,套用句俗话,奔三去的人了,心是老态龙钟了,呵呵,写着写着就又摆那套沧海桑田的谱了,不可取不可取。才多大的人啊,莫论红尘看破,也不道世事繁芜,清静无为更是挨不到边,守着血气方刚的名头,怎么说咱也气宇轩昂几年。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似乎是稍显庸懒。还是看书,写字,吃饭,骑车,上课,发呆(只是偶尔),间或看看天空和来来去去的人,有点象十八岁的情形,可是毕竟还是不同,十八岁逃课还要乘班主任出差,被抓住还有编造各种荒诞不经的故事还有去开能莫须有的病历卡去说服老师,呵呵,现在,今天一觉醒来接近九点,要做的只是说服自己。
在图书馆掏书,在旧书堆里,却发现了一本李泽厚的《论语今解》,粗粗读来,确实有点豁然开朗的意思。这就是似曾相识吧,就象十八岁时还捧着余秋雨爱不释手,现在也知道自己都明白的“致仕”他老兄都把意思搞反,确实有点硬伤,明白了消遣与求知的区别。如果一点都没有所得,我不是亏大了,毕竟成长是伴随着烦恼和代价的,呵呵。还是明白了些道理。
好读书,不求甚解,率真为人,却不会再忘了认真。要找还是要正版的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