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202|回复: 0

麻辣小龙虾的真相(吃过的人请一定不要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4 16: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麻辣小龙虾的真相(吃过的人请一定不要看) 原文来自: http://www.i918.cn/bbs/viewthread.php?tid=501330


  爱吃麻虾的还真不少,本人原来也深好此道,但自打和上海创业环保总公司的人吃了一次饭后,就再也没吃过那东西。(备注:创业环保主业是污水处理。)


  该总公司的人说,麻小是日本人培育出来的,目的是用其处理城市污水,而且是首道处理程序的重要参与者。水越脏、重金属含量越高,麻小活得越滋润,水越干净,麻小死得越快。后来,麻小被引进中国,创业环保也在使用这种重金属清洁剂。


    那顿饭,只吃了一半,便草草收场。


    我坚决抵制,但是今年的麻小特别红火,到处都是,前天在密云路的那家我就亲眼目睹过,当时我在等菜,就听见好多人在点,而且都吃的有滋有味的,真的很难想象。。。


     各位,拜托千万别吃小龙虾了。它生长在地沟里,生长环境越恶略,越污脏,它的生命力越旺盛。


     为了让小龙虾长的又大又肥,缩短它的生长期,满足因为吃不起海鲜而自欺欺人的可怜的内陆人的馋瘾,那些黑心的养虾人往池子里用大皮管子灌化学铅、汞和生活垃圾,更甚的还有金属油,而经过小龙虾的不断吸收营养后,那本来从皮管子里输出的黑垃圾,在池子里却是越来越清净,越是吃的多的龙虾,就越是肥硕。


    千真万确,我的一个朋友在新华网,他秘密跟踪拍摄了照片,希望发稿告诉大家,结果被新华网的主编截住了。后来这个朋友一赌气说, 晚上去簋街请主编吃麻小,你猜主编说什麽:你想害我就直说呀!说完连连做呕吐状。


克氏原螯虾鉴别特征:

    形似虾而甲壳坚成体长约5.6~11.9cm,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生物学特性:

    螯虾适应不同水体的溶氧情况。其掘洞的深度是决定其危害程度的关键因素。食性复杂多样。4月下旬到7月交配,9月以后有幼体孵出。幼体附于母体的腹部游泳足上,在母体的保护下完成幼体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这种繁育后代的方式,保证了后代很高的成活率。原产地: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

    已扩展至安徽、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形成数量庞大的自然种群。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

    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养殖,并形成数量巨大的野外种群。我国20世纪30~40年代从日本引进,日本于更早时期从美国引种,主要用作食物和宠物。

    克氏原螯虾常常混养在农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种,可实现自我维持,收获后,不需要再投放原种。逃逸个体在堤坝上挖洞生存下来。它们能在临时性水体中生存,且食性广泛,建立种群的速度极快,易于扩散。

    对当地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破坏当地食物链;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对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灾害性破坏;筑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坏;由于螯虾食性很杂,对鱼苗发花和1龄鱼种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


控制方法:
    由于克氏原螯虾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食性广泛,种群增殖速度快,目前对克氏原螯虾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

    唯一且仅有的有效方法就是:全民抵制养殖及食用小龙虾.



    各位朋友,这个真的不是发来吓唬你们的,更不是心存恶意,而是这么恶心的东西我们以后还会忽略当它们不存在吗?

  
    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我们有充分的知情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7 17: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