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322|回复: 1

现写现卖:抗日战争回忆录-新安镇伏击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3 21: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写现卖    抗日战争回忆录——新安镇伏击战
三十年前的一个春天的日子里,宝坻城东四十里的新安镇,刚开始下的毛毛雨打在翻起尘土的小路上,还没被薄云淹没的一片斜阳,照在了远处骑来的两辆自行车上,由于每辆车上都还带着一个人,使小路在细雨中还是划起了两行土线。
土线越来越近,渐渐的看清了骑车人吃力的身影,随后看到了他们不时擦汗的手臂,两个偏座在自行车后坐的人,都用一只手拉紧骑车人的腰部衣服,好像生怕掉下来。
这是两辆大铁管的自行车,是那个年代我们宝坻最先进的交通出租工具,当时的雅号是:“大铁驴。”
自行车停在了村头,下来的两个乘车人,一个有四十上下,一个有二十出头,年长的走过来,向一个土门楼下抱孩子的老太太打听事。
他们操的是南方口音,老太太听不懂,怀里的孩子见到了生人,“哇”的哭了。老太太转身急的去哄,院里正忙活椑东西的中年汉子出来了,问了半天终于弄明白了,来人要找村里的老学究,教了一辈子书的张老师。还好那时的村子没有现在这末大,中年人说转过这条土街,看到一个青砖门楼就是了。并要带他们去。
两个喘过气来的骑车人说:把您二位送到了,把脚费给我们吧,雨要下起来了,我们要抓紧回去。中年乘车人从兜里掏出两个五元的人民币,递给了说话的骑车人,并连声致谢。那时从宝坻到我们新安镇就五块钱,和现在一样,只不过现在是公交车,那时是自行车。
两位外地来宾被引到了张老师的家门口,后面跟了一帮闻讯凑来的半大孩子,也许当时我就在其中。中年汉子在门口喊:张老师,来郄(qie –我们这地方对外来人的称呼)了。
张老师从屋里走出来,到了门口。别看是快八十的人了,腰板还是那莫挺直,一付金丝眼镜,手里提着一根乌黑发亮的文明棍,那就是从来没见他离手的`村里人人都挨过的----教鞭。
来的一长一少屈身向前:请问您是张老师吗?
是啊,你们要找我吗?从哪里来呀?
年长的从随身的`带有毛主席头像的绿邮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的信封,颤抖着双手递过去:这是您寄出的吗!
张老师俯下身,接过信封,不由大吃一惊,呆呆的望着造访的客人,一时竟没说出话……..下文是:冥冥数千里寻亲骨,这才引出宝坻有书记载的抗战史-----新安镇蓟运河畔伏击战---------待续

本贴属即兴原创,听老人口述,加以发挥,文中内容属真事不真人,如有涉及到县史以史实为准,所涉及到人名如有褒贬或类同,亦属无意,请见谅。本贴在未续完之前,敬请不要转贴。
发表于 2007-1-13 22: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仔细考证历史再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10 23: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