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722|回复: 4

中国最该涨的两个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5 12: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春运有个非常受欢迎的关键词:不涨价。先是铁路宣布不涨价,随后公路也宣布不涨价。不涨价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竟被当作新闻解读,还传得沸沸扬扬?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逢年过节被各类涨价温柔地打上一劫。即使不是逢年过节,平日也总是听到此起彼落的涨声。与老百姓相关的能源基础产品如水、电、油、气等价格陆续上调,房价更是一路飙升,2006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涨价年。那么,什么价格才是最该涨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两个价格:一个是工资,人人盼涨,却没感觉涨,尤其是底层劳动者如农民工的工资;一个是粮油食品价格,已经开涨,还该继续涨,是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工资原本是“女士年龄”一样的私密话题,最近却被“晒”到各大门户网站和知名论坛上去了,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晒工资”的内容大多是感慨什么都涨,就工资不涨。事实也正是如此。中国经济正在持续快速增长,多年来GDP增长幅度都在10%左右,但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1980年、1990年和2000年分别为17%、16%和12%。一个可对比的数据是:美国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近年来一直稳定在50%左右。
反观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其工资的增长速度比美国快70%,到1980年就已经与美国持平,这一段路程大概用了30年时间;而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近30年,工资却只有美国的1/20、日本的1/24。在制造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
横向看,工资或者说劳动力价格,在整个生产要素中也是涨价最少的。保守估计,近两年来我国房地产累计平均涨幅30%以上,日前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在原规定基础上又提高了两倍。2006年1-11月份,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6%,同时下游机械、汽车、电子和主要家电产品生产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幅,导致生产资料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全年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累计同比上涨3.5 %,涨幅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0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4%,仅从数字看还是乐观的,但是2005年城乡收入差距是3.2倍,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最高10%与最低10%之比是9.2倍。还有数据显示,过去12年里,珠三角农民工的月工资仅提高了68元,如果把物价等因素考虑进去,实际是“负增长”。
当然,廉价的劳动力曾经是我们的优势,但肯定不会是永远的优势。现在随着世界加工制造业中心的逐步转移,随着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加快和未来趋势的不可逆转,我们注意到,劳动力的优势在逐步丧失。这种丧失,以往经济学认为是极为不好、极为可怕的事情,但是现在看来至少两个好处,一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民和中底层人群的收入增加,这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之一。二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需要动用全社会的资源,去消化因此带来的经济影响,这促使我们加快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有必要性,又有紧迫性。
劳动力竞争优势的丧失,需要用科技创新来弥补,而劳动力价格上涨,需要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因为所谓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必然是低工资的产业。我们调整产业结构,就要增加劳动力的知识含量,从简单劳动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这一点对农民工而言尤其重要,他们在加工制造业中占到68%,在建筑业、采掘业中接近80%,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占50%。同时,我们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摆脱对加工出口的过分依赖,向内需市场转移。这是劳动力整体收入提高的核心。
如果中底层劳动者的工资涨上去了,粮油食品价格的上涨就不再是我们说过的两难问题,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而不会加大低保户和困难群众的生活负担。
虽然最近粮油食品价格迎来了一次上涨高峰,但是对绝大多数人的影响还是有限的。2006年11月份食品价格突然上涨3.7%,造成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上月突增0.5个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7%,油脂价格上涨6.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7.6%。而从全年的统计数字看,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2.8%)。食品价格上涨2.3%,其中粮食上涨2.7%。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0%,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5.5%,只有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
长期以来,我国的粮油食品价格处在较低水平,农民增收难度非常大。虽然国家免收了农业税,采取一系列惠农促粮政策,实际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被连续上涨的农资价格抵消了。如果粮油食品价格不上涨,农业生产的高成本就没有出口,这些成本假如让国家财政全部买单,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粮油食品价格的温和上涨既是我们当前合情合理的策略,也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结果。
该是给中底层劳动者涨工资的时候了!该是给粮油食品涨价的时候了!
发表于 2007-2-15 13: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s:54]  [s:54]  [s:54]  [s:54]  [s:54]  [s:54]
发表于 2007-2-15 13: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粮油涨价?进口的粮食加重税吗?

中国粮食的生产方式及农业技术很大程度造成了高成本!
发表于 2007-2-24 22: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农业为工业让步有太长时间了,但现在国家想发展农业了,好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毕竟农业对经济的拉动不明显,已物是人非了---
发表于 2007-2-28 20: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政策惹的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7 07: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