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48|回复: 0

奥运概念勿滥用 "开奥运股市必涨"无先例

[复制链接] 来自:天津市
发表于 2007-7-13 11: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许多股市中人也产生了奥运情结。有部分投资者甚至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在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股市行情不会走弱,奥运会前后的行情会大涨……。同时,许多股票因沾上了奥运概念,前段时间股价由此出现大涨特涨。业绩微利的,一季度甚至出现亏损的中体产业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股价翻了10倍,复权价被炒高到了104元。即使部分与奥运会不相关的股票“在说行情的故事时”也总想与奥运会“沾亲带故”,以此希望能享受到奥运概念的溢价。由此可见,奥运概念在沪深股市中得到了充分利用,甚至有些滥用。     

  我们认为,把股市的涨跌维系于奥运会有些牵强附会,以奥运会召开来作为股市上涨的依据可能带有幻想色彩,以别国曾经的案例来作为推断理由则有些教条主义。   

  首先,曾经的、别国的案例不能作为评判北京奥运经济的依据。韩国有4000万人口,其中一半人口居住在汉城,奥运经济对其形成的影响当然是全局性的;澳大利亚一共才6000万人口,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奥运会对其经济当然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北京的人口只占全国总数的1.1%,其所形成的奥运经济及其带来的影响对整个中国来说最多是局部性的,甚至是小范围的。   

  其次,即使举办一届奥运会并借助奥运经济效应给举办国赚个几百亿至多上千亿美元,对小经济体国家来说可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提振效用,但对中国这样一个月贸易顺差就超过200多亿美元的大经济体来说影响甚微。同时,对小经济体又低增长国家来说,举办一届奥运会可能会带来超过1%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但对年增长率本身就超过10%且是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说,即使能产生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其带来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概念。人们在关注到汉城奥运会和悉尼奥运会对举办国经济提振之余,也应关注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对美国这样一个大经济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同样,由于经济体大小不同和本身增长率的不同,相信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经济也不会出现韩国和澳大利亚那样经济显著低落的“奥运会后经济疲软症”。   

  再则,体育在我国当前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事业,而远没形成商业或产业气候,这应是经营体育产业的上市公司中体产业业绩始终处于微利水平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我国的体育产业及其能带动的经济效应尚不能寄于过高的期望。   

  最后,世界上没有召开奥运会股市必涨的规律。实际上,部分投资者产生“奥运会召开前后股市必涨”的情结,是多年来政策市行情带来的意识产物,具有以往“会议行情”的遗风,这本身是一种不符合市场机制与规律的想法,也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意识。  

  与许多投资者盲从奥运概念相反,有些市场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则认为:当奥运效应炙热的时候,可能就是狂炒中体产业以及其它以奥运概念“说故事”股票的主力乘机出货之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24 00: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