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909
UID22126
注册时间2007-6-10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有报道说谢亚龙在参观力帆和谢菲联俱乐部时,对中国职业足球的现状大谈看法,并表示以中国足球的现状而言,主教练的权限就该受到管制,而中国球员目前还不适合搞走训。
他在参观考察时对职业联赛的某些现象谈到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在得知成都谢菲联是采取主教练责任制和走训制后,谢亚龙也对这两大现代职业足球所通常采取的“国际惯例”谈了自己的看法。“主教练的权利不能泛滥,应该受到一定的制约,应该建立据有中国特色的主教练责任制。”龙王表示主教练责任制应该是监管下的责任制,这样的制度才更适合中国的足球环境。龙王的这番话,也许意味着足协即将产生的国足主帅,也只能得到有限的权力。而国家队领队蔚少辉则建议成都谢菲联建立一个类似“老专家技术委员会”的技术部门,通过训练的技术统计,对教练组的工作进行评估。
至于走训制的问题,谢亚龙也表示中国的球员素质还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走训制度在中国是否应该大力推广还值得商榷。“现在国内许多足球俱乐部都实行走训制度,但在国家队却是集训制,大多说球员到了国家队都不适应。亚洲杯期间,国家队许多球员不适应集训节奏,索性把早午餐和在一起吃,只有正常的作息才能保证良好的身体状况。
对于谢主席的言论本人有不同看法在此说说,与大家一起探讨:
1,职业足球就是走市场化的道路,是足球比赛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和发展,足协和他背后的体育总局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强项是依靠“举国体制”的优势,中国足球改革以来,足球职业化当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多和足协不懂市场经济,不按照职业化规律办事有关,甚至在很多时候人为地制造混乱,使得中国职业化足球不伦不类,职业化的优势得不到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又不能体现。
谢主席们作为国家干部,吃的是皇粮捧的是铁饭碗,既不懂足球也不是领导竞技体育的强者,对于职业足球本无多少发言权,按说到了力帆和成都谢联这两家俱乐部参观考察,是他们学习的好机会。力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大海中的强者;谢联是职业足球的鼻祖——英格兰的老牌俱乐部,更是搞职业足球的行家里手。本来足协领导到人家这里就该放下官架子虚心向人家求教、取经,看看人家是怎么运作的,听听人家对你足协的管理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然而我们听到的却是足协领导的一番指手画脚:“主教练的权利不能泛滥,应该受到一定的制约,应该建立据有中国特色的主教练责任制”。
我们有些国家干部就是喜欢不懂装懂,以为外行做到了那把椅子上就是内行了,阎主席不就是听了某些人的鼓吹,到国外溜达一趟,回来就把刚有点样子的甲A改成换汤不换药的中超了吗?!然后拍拍屁股平级调动走人。
请问谢主席你怎么就知道人家的主教练权利泛滥了呢?俱乐部老板(董事会)是俱乐部根本利益的代表,人家把权利赋予主教练是为了球队的工作有利,更是为了俱乐部的最大利益,人家老板总不会眼看着钱往水里扔不管吧?!何况谢联俱乐部搞职业足球那么多年,不会不懂的主教练应该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该给多大权利。
如果说谢主席在这里指的是国家队主教练的“中国特色”,那就不要对人家俱乐部说三道四,用不着你们说该如何制约其权利,纯粹是狗拿耗子多管事!
2,关于球员走训问题,谢主席发表的高论:中国的球员素质还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走训制度在中国是否应该大力推广还值得商榷。“现在国内许多足球俱乐部都实行走训制度,但在国家队却是集训制,大多数球员到了国家队都不适应。亚洲杯期间,国家队许多球员不适应集训节奏,索性把早午餐和在一起吃,只有正常的作息才能保证良好的身体状况”。
球员素质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才算达到可以走训的高度?马拉多纳在那不勒斯踢球时吸毒,肥罗在德国世界杯时喝酒到天亮,算不算素质低?按照谢主席的思路在就该关门集训长期禁闭,“前门一把锁后门一条狗”才能放心改造这些低素质球员。
目前中国球员中的确还有一部分人因为从小长期集训,由教练领队管惯了,与社会隔离,不懂得生活不了解社会,一旦“放养”反到不知道如何生活如何管理自己。
但是职业足球就得按职业足球的规律办事,不能因为一部分球员暂时的问题就开历史的倒车,回到“计划经济足球”那种长期集训模式。难道集训就能提高球员素质了吗?你越是把他们“圈养”起来,与世隔绝,球员越是不懂得社会,不懂得生活,一旦回到社会就难以生存。
职业足球就是市场化,就该按照市场规律去管理,提高球员素质要靠职业竞争,靠媒体和球迷的关注和监督,靠全社会的力量而不是靠足协官员的“圈养”,说句不中听的话足协某些官员自己的素质是不是有资格“圈养”别人、监督教育别人呢?靠他们“圈养”球队的效果如何也很难让大家放心。
说到这里,我再次想起自己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的观点——中国足球要想搞好,必须“去中国足球化”,必须按照人家的成功经验来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