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
发表于 2008-11-16 20:17:00
引用第9楼笑剑于11-16-2008 07:47发表的:
显而易见,分数是至高无上的,不然的话,中考和高考是吃饱了撑的。教师在评职称时都会把教学成绩放在重点,没有人提及自己教了多少雷锋,也就不会发生刘海洋事件
如果我当评委,谁念成绩,我肯定给最低分。学生的成绩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人家自己学来的。
我家小妹妹说了,谁教我结果都是考试清华。人家真的考上了。
但是要有人教,没有人教,也只能考上一个重点,而不是名牌。
秋风
发表于 2008-11-16 20:19:56
Quote:引用第12楼花开于11-16-2008 08:44发表的: (wt+`_6
KS>$`ax,
楼主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因为现在教育界有比较明显的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SX+RBVZU
那还提什么呀!
问题的关键是提这些问题的人说了不算。看着现状的一种无奈。
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改变不了这个问题。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08-11-16 20:22:14
引用第16楼海纳百川于11-16-2008 10:26发表的:
一个很早就开始讨论的问题。
一个一看就知道答案的问题。
一个到现在也没人愿意照着正确方向做的问题。
一个在现在教育体制下无法实现的问题。
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问题。说的太对了。
庄主
发表于 2008-11-16 20:22:58
引用第1楼秋风于11-15-2008 20:58发表的:
最可爱的学生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这样或那样的学生都可以成为可爱的学生。
不能因为成绩差就不可爱,或是就不去爱这样的学生。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成绩决定的,而是你走到学校,这个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你可爱的学生你是教师吗?如果是!那你一定是优秀的!赞一个!!!!!
小平头
发表于 2008-11-17 22:57:34
社会进步需要智者,德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是社会人文环境的结果。过去的学堂都是教智。把德的教育放在学堂进行教育,简直是愚弄百姓。
小平头
发表于 2008-11-17 23:07:20
补充:在我们所说的旧社会,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百姓估计要占百分之九十(个人估计,不一定正确)以上,大多都是文盲,但是他们懂得什么是德。所以我的观点,不要把现在的不良现象都归结为教育的欠缺。知识总比愚昧好。
小平头
发表于 2008-11-17 23:09:23
张铁生,有\"德“但是没有文化,所以他也成为了社会渣滓。
花开
发表于 2008-11-18 09:50:35
引用第26楼小平头于11-17-2008 23:09发表的:
张铁生,有\"德“但是没有文化,所以他也成为了社会渣滓。
不太了解张铁生吧?称其为“渣滓”是文革之后的事了,现在的评价已经客观多了,去看看吧。
cstlqmdkmuhb
发表于 2008-11-18 11:48:15
当年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如今成了千万富翁
1991年10月16日,41岁的张铁生刑满获释,回到社会。同年12月22日,他和沈阳农业大学讲师董礼平女士结婚。
出狱后,张一直没找到工作。妻子董礼平请在北京的同学帮忙,将张铁生介绍到鞍山市辽河饲料公司,在公司下属的一个工厂办公室当小职员。1992年秋,辽河饲料公司为了开拓沈阳市场,决定在沈阳设立办事处。张铁生被派到沈阳创建办事处。半年后,沈阳办事处的业绩从最开始的零销售迅速上升为几十万吨的销量。1993年4月,已离开办事处的张铁生和另外三人创办了饲料公司,有了自己的饲料品牌。一年后,张铁生的天地牌饲料在沈阳站稳脚跟。
目前,53岁的张铁生除担任集团公司商政总监外,还兼任监事会主席。而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净资产过亿元,是拥有17家子公司的大集团。张铁生已是千万富翁。
“白卷英雄”张铁生
1973年,正在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的张铁生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6月30日,在理化考试时,他仅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却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张铁生诉说他因不忍心放弃集体生产躲到小屋里去复习功课,而导致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四人帮”一伙对张铁生交“白卷”的行为赞不绝口。1975年,四届人大在京召开,张铁生当选为人大常委。1983年3月23日,锦州中院开审张铁生反革命案,判处他15年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