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dzx 发表于 2007-6-2 21:28:33

借用本山的一句名言:悲哀!
这就是当前教育的悲哀!!!

京东穆易 发表于 2007-6-2 22:30:22

全乱了套了...................................

杨云青 发表于 2007-6-27 10:07:21

老师侮辱学生不是新闻,学生侮辱老师就是新闻

wyh000000 发表于 2007-6-27 10:11:05

引用第9楼乐天天下于05-31-2007 22:22发表的 :
老师难当
不是教师难当,是他不会当老师!

网西之 发表于 2007-6-27 19:44:14

  现在可以去基层问问老师们,恐怕九成的老师都对现在的教育体制不满意,他们中很多人对当前的教育都有自己深切的看法,他们现在最大的体会恐怕就是:现在的体制不让你做有责任的老师!所有的矛头都是指向老师,让很多本来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呵呵,您老人家倒是容易冲动,抽他,现在教师对学生说话都需要谨慎小心,抽他,这不找丢饭碗吗?真抽了,谁为你撑腰? 要我说呀,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要尽量的忍,能躲则躲,不要和他正面对抗.我们要相信这样的孩子早晚有人收拾,只是时间的问题,从统计数据看,大凡对老师有大不敬者,成年后进监狱的概率在99%以上,呵呵 ,不要着急.”从中可以看出现在的教师多么无奈啊,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个中国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在一个社会中,甚至在教育领域中成为了最弱势的群体,这样的现象发生在有着几千年尊师重教传统的中国,真是中国社会的悲哀啊!
 每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看到这样的局面,有的只是深深的心痛!
 
  

打火机x 发表于 2007-6-28 10:16:26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可见并不是偶然的,从学生入学第一天就如此吗?我只是想说学校、老师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其中场景固然令教师心寒心痛,但关键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往往老师在现实的夹层中挣扎。因为对体制的不满充斥在工作之中,到头来的苦果还是教师自己吞下,无奈之举。

s.d. 发表于 2007-6-29 10:05:33

引用第5楼不想长大004于05-31-2007 21:25发表的 :
学生无知!老师SB!
前面认可! 老师SB这句不许说!!!!

童言无猜 发表于 2007-6-29 10:28:07

幼时听老人讲《三字经》,记得有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孔老夫子的这句话早已随着他老人家的肉体飞灰湮灭,不被人提及,而另一句“学不好,师之惰”,却一日比一如叫得震天、叫得动地。诸位没听过那些个教育家薄薄的上下唇一拍,就拍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么?诸位没听到在这句“至理名言”的“开宗明义”下,衍生了许多类似的“名言”与“真理”么?鄙人心情不好,本不想一一列举,可是,又怕那些个吃饭饱了肉喝足了酒的“教育家”们把屎盆子扣到我的头上,没辙,只得咬牙切齿,为诸君摆几个耳闻目睹的事实开开眼、换换心。
我的一位同事,女的,刚上班就担任班主任。这很正常,别的单位我不知道,在学校这一片,都是给年轻的、尤其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压重担,不管你是男是女。我的这位同事应该说能力还不错,也很尽力,所以,年终考试她的班总体成绩在平行班中占第一,这对她来说的确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可是,接下来的事却让她从幸福的云端坠入痛苦的深渊,让她寝食难安、有苦难言。
事情是这样的,她班上有一个男生,怎么评价这个学生呢?通俗一点就是“品学兼差”,究竟怎样个“学差”?就说一点吧,期末考试,别人都紧张做题,可他,却在流着口水、呼呼睡大觉。那究竟是怎样个“品差”呢?也只说一点吧,同事上课时,他敲着桌子要问题,可我的同事弯下腰给他讲题时,他却盯着同事下垂的领口,邪邪地叫:“哇!好大的一对‘二饼’!”
这样一位学生,不用说,“综合素质报告册”上的各项成绩一定不会好。他的班主任,我的同事,认真填写好“报告册”,在散学典礼后一一发给了学生,包括那位男生。就这样,学生各自回家,应该无事。可就在晚上,男生的父亲打来电话,说他的儿子离家出走了,走时拿了家里200块钱,还留了张纸条,内容是“爸爸,我期末考试考得不好,怕你打我,我只好离开你,你不要找我,也找不到我。”
事情的经过,我不想多说,总之,我的那位年轻的女同事,当天晚上在大街小巷寻找那位“离家出走”的学生。因为学生的家长跑到学校、跑到她家大吵大骂,扬言如果不找到他的儿子,就要杀了同事全家。这还不算,第二天,还告到了当地的教育局。他的理由似乎很充足——“你们老师是怎么‘因材施教’的?作为班主任,应该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我的儿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好,难道作班主任的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填写一个让他不能接受的成绩……”于是,我们的教育局,就勒令学校立即寻找学生;于是,我的学校,就勒令我的同事立即寻找学生;于是,我的同事,就没白天没黑夜地出去寻找。
好在老天有眼,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十几个年轻老师一起出动,终于在一网吧“堵截”到了那位学生。我在想,要是没找到,我的那位同事将会怎样呢?恐怕是很惨吧?我不敢去想。
无独有偶,第二年的暑期期末考试。还是我的一位年轻的同事,不同的是这位是男的。也许是因为亲自参加过“围追堵截”“离家出走”学生的“活动”吧,所以对那句“因材施教”领悟颇深。在填写学生的“综合素质报告册”时,他把几个“心理承受能力”特差的学生的成绩都不同程度地上扬了。
这位同事班上的学生倒是都乖乖地回了家,没一个“离家出走”的,但是,第二天,几个家长手拉手、肩并肩地赶到学校,说“我们出钱把孩子送到学校是学知识的,一学期结束了,我们都希望看到孩子究竟学得怎样,可你们老师,竟然用假成绩来糊弄我们!”此语一出,学校所有的教学楼都颤了三颤。。虽然学校尽力解释,摩拳擦掌的家长们还是抓到了我的同事,一顿拳打脚踢。打了就算了么?不!“义愤填膺”的家长们告还是到了教育局。结果怎样呢?简单说吧,我的那位同事被全市通报批评,并在秋季开学的教师大会上公开检讨。
我带的班,英语老师是一位外地来的“资教”女大学生,怎么评价这位老师呢?就四个字吧,“温柔而美丽”。班上一位男生,虽然只有16岁,却长得牛高马大,而且有些早熟。其实,早熟的男生暗恋漂亮的女老师,顺乎天理、合乎人情,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这位“早熟”的男生表现得有点“过火”——一天给英语老师一封信,我之所以没把信说成“情书”,是因为这位男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太差,信中的内容除了“漂亮”就是“好漂亮”,或者“太漂亮了”;除了“喜欢你”就是“好喜欢你”,或者“太喜欢你了”。

cstlqmdkmuhb 发表于 2007-6-30 09:48:46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hyxsgh 发表于 2007-8-12 21:56:12

看过了,另人气愤,令人忧虑!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学生侮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