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心莲 发表于 2007-8-27 12:12:49

今天是盂兰盆节

今天是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转载此文,献给修飞,愿她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慕容心莲 发表于 2007-8-27 12:13:25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民间称之为“鬼节”,它起源于佛门的盂兰盆节。中国古代崇拜“三官”,就是天地水这三官,有三官殿可以拜祭。上元节是正月十五,祭天官,天官赐福;中元节是七月十五,祭地官,下元节是十月十五,祭水官,水官解厄。佛教界的说法是“盂兰盆节”,盂兰盆对于日本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盂兰本意“倒悬”。盆为“救器”。

盂兰盆节缘于佛经故事《目莲救母》。目莲是指当年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弟子大目犍莲。他是个很了不起的大孝子,有“神通第一”的美称(即有了特异功能),能够用“天眼”看世界。他发现自己过世的母亲一直在地狱里吃苦,却无力救赎。便在释迦牟尼佛跟前悲泣和求法,佛便告诉他,须集天下佛弟子的慈悲和智慧功德的和合之力,感召他母亲回心向善才行。这等于是说,特异功能改变不了因果业力。一个人不从净化心识上下功夫,就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只有净化心识才能转化业力和改良因果。在佛典《佛说盂兰盆经》里,佛还对目莲说,你仅救度这一世的父母是不够的,要生起菩提心,还应救度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和利益一切苦难众生。

所以,该佛经宣扬的是一种孝道,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佛弟子要报父母恩的意思。后来在南北朝时,当时的皇帝梁武帝笃信佛法,由他倡议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盂兰盆斋,供养僧众,请其超度生生世世的父母、亲人。于是就有了盂兰盆节,这一天又被称之为“佛欢喜日”。

随着历史的演变,盂兰盆节后来在民间慢慢流变成了所谓的“鬼节”。比如烧纸钱和以荤食祭奠亡灵等,在佛典里根本不存在。所以也没有什么实际的良性意义,它只是一种民间风俗。

盂兰盆这个词是很久很久之前从印度传到亚洲,在日本是推古天皇从606年才开始这个仪式的。最早是定在农历的7月15,后来由于日本人很少过农历,现在东京以及部分城市的盂兰盆节是7月13日到16日,关西地区大多数为8月13日到16日的4天。所以,7月中旬被称为新盆,8月中旬则是旧盆。

盂兰盆节主要就是一家人,亲戚,朋友一起感谢父母以及先祖的养育之情。盂兰盆节前日,大家就要开始为盂兰盆作准备。提着灯笼去扫墓,还要去寺庙请僧侣来家里念经。在家里,要准备香,蜡烛,以及灵位的清扫之类的事情。

13日中午正式开始,在先祖的灵位前摆上水果点心之类的食品。傍晚提着灯笼去扫墓,在家里也要点燃香火,蜡烛,迎接先祖的灵魂。14日和15日的2天一定要灯火通明,每天3餐都要大家一起吃,还要找僧侣来念经。16日晚上,熄火送先祖。就这样,盂兰盆节就结束了。根据每个地方习俗的不同,日期也不相同,不过,基本上都在15日前后。

浅浅的爱 发表于 2007-8-27 12:16:59

慕容心莲 发表于 2007-8-27 12:24:29

感谢这几天来,跟我一起关心和惦念修飞的朋友!
修飞虽然微不足道,但相信她有灵性,她会感谢所有关心她的人......

天马 发表于 2007-8-27 12:44:55

佛法有六道轮回之说,轮回于哪道,取决于我们前世所积累的业力,善业越多,越往上道轮回,恶业越多,越往下道轮回。缘份也是业力相生的结果,今世我之父母也是因缘的结果,从理论上讲,在轮回中,可以是我们父母的不计其数,也许一只鸟,也许一只虫,就是我们前生的父母,佛教要求信众素食,一方面是为了身心清静,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积累恶业,我们吃的肉或许是前世父母的肉。盂兰盆,真实含义是:救倒悬,道悬(身体倒着悬空)是苦的,佛法用倒悬比喻苦。要想让自己过世的父母不受苦,或者说让自己的生生世世的所有的父母不受苦,那我们就要有慈悲之心,多生善念,多为善举,戒贪,戒嗔,戒痴,善业积的越多,我们的父母受的苦越少,这些行为和心念不仅仅在盂兰盆节要有,还要伴随我们一生一世,我们才可以救人救己,往生极乐。

蔓澈溪 发表于 2007-8-27 12:51:44

哎……

天津阿龙 发表于 2007-8-27 12:56:27

今天是民俗的麻姑节,和佛经上的盂兰盆节不相干吧?

请看:

麻姑节:农历七月十五为“麻姑节\",俗称“鬼节\"。相传,麻姑无兄弟姐妹,她为了侍奉二老双亲,一直未出嫁。到父母双亡时,她已成了老年人。她感到无依无靠,孤苦伶丁,便在七月十五这天晚上投河而死。乡亲们念麻姑是个烈女,又是个孝女,便把蜡烛插在瓢上,点燃后放在河里,叫“撒河灯”,为麻姑照亮。同时还为麻姑摆上供品,烧纸钱,以此来表示人们对麻姑的怀念,对后辈子女也是个教育。此习俗建国后已经绝迹。


在河北省冀东一带,有“七月十五请麻姑”的风习。旧时,每年农历的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煮肉、蒸馍馍,被称为“麻姑节”。
  这个风俗是怎么形成的?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起源于秦朝。传说,秦始皇有个女儿,因脸上长得满是麻子,大家都叫她“麻姑”。麻姑虽其貌不扬,可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在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他派了大批的士兵做监工,谁要是干得慢,就用皮鞭拼命抽打。这还不算,残暴的秦始皇还用棍子把日头支上,不让它落下,三天当一天。他又命女儿麻姑到工地去宣读他的圣旨,让苦工们三天吃一顿饭。善良的麻姑不肯这么干,她就跪下来向秦始皇求请,说民工们很苦很累,一个个累得精疲力尽,饿得皮包骨头,希望父王开恩,放民工回去与家人团聚,至少应该放松对他们的监督,减轻他们的劳累。秦始皇一听,马上火冒三丈,大声吼叫道:“你这个不忠不孝的逆女,连我的话也敢不听,留你何用?来人哪,把她推出去斩首!”随着喊声,拥来几个刀斧手,把麻姑推出了皇宫。这一天正好是七月十五。当地的成千上百万民工和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无不感到心如刀绞。以后,就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举行仪式,纪念被害的麻姑。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个习惯。
  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说麻姑是唐代人,她出身微贱,但从小聪明绝顶,心灵手巧,成人后知书能文,嫁给了一个唱戏的“伶人”为妻。后来,丈夫被一个姓李的刺史害死,麻姑就沦为李的小妾。因遭李的大老婆妒忌,在这一年的七月十五被暗杀。当时天下着绵绵细雨,那情景是极为凄凉的。“七月十五麻姑节”的成因,是由于人们同情这位无辜被害的麻姑,她的悲惨身世令人泪下。民间纪念她,实际上是寄托了人民群众对受侮辱、受损害的弱女子的深挚同情。

木子 发表于 2007-8-27 13:49:46

比较同意龙叔的说法.

慕容心莲 发表于 2007-8-27 15:36:58

引用第4楼天马于08-27-2007 12:44发表的 :
   佛法有六道轮回之说,轮回于哪道,取决于我们前世所积累的业力,善业越多,越往上道轮回,恶业越多,越往下道轮回。缘份也是业力相生的结果,今世我之父母也是因缘的结果,从理论上讲,在轮回中,可以是我们父母的不计其数,也许一只鸟,也许一只虫,就是我们前生的父母,佛教要求信众素食,一方面是为了身心清静,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积累恶业,我们吃的肉或许是前世父母的肉。盂兰盆,真实含义是:救倒悬,道悬(身体倒着悬空)是苦的,佛法用倒悬比喻苦。要想让自己过世的父母不受苦,或者说让自己的生生世世的所有的父母不受苦,那我们就要有慈悲之心,多生善念,多为善举,戒贪,戒嗔,戒痴,善业积的越多,我们的父母受的苦越少,这些行为和心念不仅仅在盂兰盆节要有,还要伴随我们一生一世,我们才可以救人救己,往生极乐。

生活中每天发生很多事情,佛法的馈释就是缘,万事不离因果和姻缘。生命中存在很多痛苦,痛苦的根源在于无知、执着。当心不随境转的时候,我们就得以解脱

少年的龙 发表于 2007-8-27 15:41:24

没研究,不过比较相信长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是盂兰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