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5077
UID24280
注册时间2007-9-20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终于,有人站出来完成了对师德缺乏的“范跑跑”的彻底超越。他便是来自安徽的中学教师“新星”“杨不管”。尽管范兄不甘于就此离开公众舆论中心,跑到南京状告教育部侵犯名誉权,也很难挽回被遗忘的颓势。他的价值无非为这个缺乏娱乐的竞争社会提供了一个黑色幽默,不提他了,毕竟人们需要新的谈资和笑料。
“杨不管”上演的是一幕真正意义上的悲剧,6月12日,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的两名学生在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的杨老师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充当“看客”,并不加以制止,平静地上课直至下课。经媒体披露后,这位老师被赐网名“杨不管”,整个事件随即引发热议。令人惊讶的是,在一著名网站上,九成网民跟贴声援“杨不管”,称其系无奈而非冷血。有网友甚至饱含激情地举例诘问反对“杨不管”的人:“如果你因为劝架被人砍断4指,你还劝架吗?”
好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
须承认当代中小学教师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有收入待遇的,有升学压力的,也有来自管教手段乏力,保护教师的法律法规存在盲点与缺失。但这一切不足以成为一个老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学生失去生命的理由。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排在第一的是“传道”,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教授做人的道理。”“杨不管”身为“师者”以实际行动教给学生们的是什么道——坐视他人生命受到威胁竟然安之若素的道。甚至被打学生在生命垂危之际也没有丝毫送其去医院诊治的意思,师之淡漠,乃至于此!这样的老师教出的学生,怎能理解“五讲四美三热爱”?怎么能践行“八荣八耻”?生命意识是这个社会存续的底线,如果丧失,指望民众正常进化到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简直就是天方夜潭。
相对于这一点,不少网民为“杨不管”编织的种种借口都是次要问题、技术问题,正如基本理念与实现方法不在一个层面。其实,一味放大方法而忽视基本面的良知,从而产生不应该的论争,我们已司空见惯。正如莎翁名剧《李尔王》中一句经典台词所言:“疯子领着瞎子赶路,是这个时代一般的病态。”
因此,“杨不管”是整个社会普遍缺乏人文精神公共意识下的蛋。
类此的“职业冷漠”还表现在,大夫为了维护医院合法权益与垂危的病人签订“生死格式合同”以求免责,更有甚者,不缴住院费可以冷静地看着一个可怜的农民工痛苦地告别世界——本来他有希望活下来;无良商人可以为了财务报表上金灿灿的利润制造劣质奶粉让可怜的孩子变成“大头娃”;还有一些利欲熏心的官员,与不法建筑商上下其手,炮制伤人性命的豆腐渣工程等等。他们都有托词:无非是制度不完善下的待遇问题、经营问题、“潜规则”当道问题等等。
但我还是希望:在通过完善制度,寻找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前,有关人士,尤其是握有公共权力、资源的强势老爷们,当先从最基本层面补课,至少先集体朗诵一遍大家都认识的四个字:人命关天。
总之,好的社会是法治的社会,但更应是道德的社会.“杨不管”不可饶恕。恳请热心的网友不要再为他辩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