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013
UID40529
注册时间2009-10-6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镇的老街上有一位老铁匠,由于早已没人需要打制铁器了,现在他改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手里是一个半导体,身旁是一把紫砂壶。
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的。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从老街经过,偶然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因为那把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端起那把壶仔细地看。
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三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里;一件在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16万美元的高价买下的。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他们的汗也都来自这把壶。
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蜂拥而至,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来推他的门。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
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元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叫来左右店铺的人和前后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匠还在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据说他已经102岁了。
看过这个故事后,很多人肯定会说:“这个老铁匠怎么会这么傻啊,20万块钱哪,就这样给砸了,他得卖多久的铁锅才能卖出20万啊!真是傻到家了……”
其实,我们都陷入了当今社会功利浮躁的氛围中。老铁匠是砸了这价值20万的紫砂壶,但是换来的是自己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他砸碎的不仅仅是我们肉眼看到的一把紫砂壶,砸碎的更是现实中的浮躁之气和物欲的烦扰。我们试着想想看,要是老铁匠卖了这把紫砂壶,得到了那20万块钱,那么他还能宁静地生活吗?还不得被周围的人或者事情给伤透脑筋,要是那样的话,哪里还能活到102岁依然逍遥自在呢?在老铁匠身上折射出的正是我国古人所积极提倡的“养心莫若寡欲,宁静方能致远”的养心之道。
1928年,钱穆先生的结发妻子和新生儿子相继死去。其长兄钱挚在帮助他料理后事期间,因劳伤过度,引发旧病病亡,连失三位亲人,对钱穆先生的打击也是极为大的。在《先秦诸子系年·跋》中,钱穆写道:“儿殇妻殁,兄亦继亡,百日之内,哭骨肉之痛者三焉。椎心碎骨,几无人趣。”意思就是说自己遭遇人生中这样大的变故,在不到100天的时间里,相继失去三位最亲的亲人,自己几乎悲痛欲绝了。但是,面对这样的变故,钱穆先生并没有倒下,反而感悟出“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这一名言,后来,钱穆先生开始练习打太极拳,然后经常静坐,面对外面世界的纷纷扰扰,钱穆先生总不为之所动。安之若素、顺其自然的钱穆在90多岁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人生最大学问在求能虚此心,心虚始能静。”意思就是说只有让自己心如止水了,方能宁静以致远。钱穆先生在解释《庄子》中“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这句话时说道:“人为什么不能鉴(仿效)于流水,因为流水不是平的,只有止水才能鉴人。所以,水平不流,如止水澄波,能够做到昼夜都在止水澄波中,便是心灵修养的境界所在。”
一位长者问他的学生:“你心目中的人生美事为何?”学生列出“清单”一张:健康、才能、美丽、爱情、名誉、财富……谁料老师不以为然地说:“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项——心灵的宁静,没有它,上述种种都会给你带来可怕的痛苦!”
的确,唯有内心平静,才能沉淀我们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过滤掉浅薄、粗率等身心的杂质;唯有内心平静,我们才可以避免许多鲁莽、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平静的内心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这就是心静如水方能宁静致远的道理。
人生感悟
淡泊明志,使人去品味、感悟人生。宁静致远,让人心静如水、胸襟开阔。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片心灵的绿洲,一方精神的净土。安于淡泊,才能体味“宁静以致远的超然”;不求闻达,才会懂得“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洒脱。让我们守住心中的那一份纯净,远离尘嚣,贴近自然,融入淡泊,做一个真实、坦荡、超然的自己。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