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815|回复: 0

夫子庙 秦淮河 乌衣巷(宋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2 16: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关南京的书,零零碎碎地读过一些,如余怀的《板桥杂记》,孔尚任的《桃花扇》,石三友的《金陵野史》等等;最爱读也读得最多的是我仰慕的散文大家、大藏书家黄裳先生的记述南京风物的著作,象《金陵五记》,以及收在《榆下说书》、《珠还记幸》、《银鱼集》、《负暄录》等若干文集中的篇章。黄先生博学,浩瀚无涯,深不可测,高山仰止;为文,也是海内屈指可数的顶尖高手。我的有限的关于南京的知识,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黄裳先生的著作。
有时文友雅集,天上地下,山南海北,漫无边际地神聊,偶或提及与南京有关的话题,我便不知不觉地成了“主讲”:什么锺山风雨,虎踞龙盘,白门秋柳,秦淮灯船……;什么鸡鸣寺,咏怀堂,燕子矶,白鹭洲,梅花山,莫愁湖,胭脂井,绛云楼,中山陵,夫子庙,朱雀桥,乌衣巷……;什么随园故址,王谢旧家,江宁织造府,老虎桥监狱……;什么水晶包,美人肝,东安鸡,桂花鸭……。从孙仲谋说到李后主,从朱元璋说到康熙帝,从阮大铖的《燕子笺》说到曹雪芹的《红楼梦》……;至于曹雪芹所激赏褒赞的“正邪两赋”中的奇人逸士,也能列出金圣叹,柳敬亭,吴敬梓,袁子才,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马相兰……一串名人谱。在大家的眼中,我对南京真够“博学”的;其实呢,我的这点可怜的关于南京的知识,纯属二道贩子式的倒卖。
无论怎么说,对南京读得越多,越对这个江南名城牵肠挂肚,以至于形成一个“不到南京非好汉”的念头。南京,成了我魂牵梦绕的一方圣土。
我是去年中秋节后的第二天有幸成为南京城的匆匆过客的,虽是来去匆匆,也算是了却了多年的一桩宿愿。
机缘起于参加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主会场在芜湖。会间,主办单位特意为与会学者安排了黄山、千岛湖、南京四日游,这比明清小说研讨更让人兴奋。中秋节那天,夜宿黄山光明顶,云破月来,月色皎洁无比,近如伸手可摘,让我足足品尝了飘飘欲仙的绝妙滋味。从黄山下来,游完千岛湖,乘夜车奔赴南京,马不停蹄,游览了中山陵,总统府,玄武湖,雨花台;晚上,夜游夫子庙,——正所谓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一路上,虽均属张颠怀素的狂草章法,但印象却极为深刻,此时回想,尚如昨日。
夫子庙的形势规模,自然远不如山东曲阜的孔庙雄浑大气,供奉的塑像在我看来虽不能算是精美,但尚有可观。庙门外,是宽阔的广场,游人如织;东西两街,是一家挨一家的店面,出售的大多为古玩,字画,彩石,刺绣,竹木工艺制品等,这在任何旅游区都能见到,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中秋节刚过,满街悬挂的红灯笼,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倒是十分抢眼,蔚为壮观。街上男男女女,摩肩接踵,人人衣冠楚楚,体现出盛世的繁华。早知道夫子庙的旧书摊十分有名,仔细寻觅,却没找到一处。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书店,陈列的也是些新出炉的大路货色,花花绿绿者多,古色古香者少。广场前面就是名满天下的秦淮河,凭栏东西望,窄窄的河道,只广场前的一段较为宽阔。余怀称道的“垂杨影外,片玉壶中,秋笛频吹,春莺乍啭”的诗情画意,早成陈迹,取而代之的,是游客肥瘦参差的身影和南腔北调的喧哗。河水已被污染,河面上也并无画船,只见两岸楼阁的红艳的灯影,却没听到荡水的桨声。据说,早年让无数人消魂丧魄的秦淮河,漂浮着一层胭脂,散发出腻腻的粉黛香气;而如今的秦淮河,却笼罩着一股浓浓的怪异的味道。——尽管如此,我依然兴致极高。在这曾经的花柳繁华之地,情不自禁,会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站在秦淮河边,我已感到十分的惬意了。
走上朱雀桥。桥边已没有了野草花。西侧近桥的两岸,是临水而立的楼阁,粉墙,黑瓦,花窗,珠帘。悬在窗下的一台台空调风箱,提醒人们这是科学技术的时代。桥西不远处的岸边有疏疏落落的几株芦苇,随风摇摆,颇具几分闲雅的姿致。
乌衣巷正对着朱雀桥。这是一条短短的小巷,著名的“王谢堂”就在巷内,现已辟为一家博物馆,展示的是王谢旧族及六朝古都的一些历史痕迹。王谢门前,照例是出售工艺品的铺面,其中一家,出售中国传统金属环类益智玩具——我为之定名为“中国魔环”,有数十种之多。店主说,谁解得开,免费赠送;解不开的,要买下。这正撞在了我的枪口上。近几年,我与数学家杨之先生合作,正在研究各类中国魔环的数学原理,并且已有数篇论文发表。几乎所有的环类、绳套类玩具我都能拆解。先是解开了一个“歧中易”的变型,店主说,“您行”,放入了旅行袋;又解开了“孔明锁”,店主说,“真棒”;又解开了“华山一条路”,店主说,“不得了不得了”。一连拆解下去,店主脸上的笑容没了,面红耳赤,说“算了算了,你买优惠。”“免费赠送”的条约被无情撕毁,——为免费口舌,挑选几件样式新工艺精的,付钱买下。同行的几位学者莫不鼓掌大笑,我无意间大出了一回风头。遗憾的是,也许是因为夜游的缘故,没见到王谢堂前的燕子,我想,不只是王谢堂前,既便是整个金陵城的百姓家,燕子的旧巢也早就荡然无存了罢?离开乌衣巷时,还买了几枚雨花石,南京的朋友说,假的假的,我说知假买假,留个纪念。
在临河的一家酒楼进晚餐,北窗正对着夫子庙,酒楼豪华而雅致,——豪华而又雅致,殊为难得。豪华在厅堂装潢的富丽讲究,雅致在壁上字画的清逸淡远;加上洁白的台布,洁净的餐具,精美的菜肴,和清秀端丽如出水芙蓉般婷婷玉立的女服务员,这情景,让我突然产生了一个不太高尚的念头:如果有柳如是、李香君一流有人物带头行一回酒令,在座的明清小说学者也许会因为才思不敏而落败难堪的,我想,既便因才短而尴尬,能与佳人行觞,也是一生足堪夸耀的风流韵事。我自知不是圣贤,而是纯粹的一介凡夫俗子,尘缘未断,六根不净,幸未混迹官场,否则,我一定经不起灯红酒绿,箫管琴瑟,绮罗芬芳的诱惑,会失足落水,会栽个鼻青脸肿,会落个遗臭人间的结局。——从南京回来,我把所有的见闻都跟我的丑妻汇报了,只有这个见不得人的“心理活动”没敢跟她提起,我怕她会用醋瓶子砸我的脑袋。
没有去南京之前,自觉对南京是“略有所知”。及至真的去了南京,却又说不出多少正经话来。在南京的游历中,游伴里不乏南京本地的学者,沿途也讲了不少王朝更替、家国兴亡的历史掌故,让我受益匪浅。但我不想复述他们讲的内容,而宁愿尽量如实地记下我当时的感受。
如有机缘,愿意多去南京几次,黄裳先生所写到的那些地方,我都想亲眼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8 21: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