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270
UID12436
注册时间2005-9-8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网络在我国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之快,对现代中学生影响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学生在成长历程中几乎处处都有着网络的影子,他们已经成为各个年龄段中接受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最快的群体,作为网民主体,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潜移默化的受到网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持续并伴随着这一代年轻人的整个社会化过程。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青少年带来丰富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对他们身心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者染上“网瘾”,无法自拔。随之素质教育的深化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质已经成为衡量当代中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全面、客观的看待网络对现代中学生的影响,有效提高当代中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将从图书馆角度来论述如何提高中学生网络信息素质教育。
一、网络信息素质的含义与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素质逐渐成为人类素质结构中的新成员。针对我国中学教育而言,网络信息素质是指学生在利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科学合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态度,以及具备的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创造网络信息的能力和利用网络信息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一般来说,网络信息素质在结构上包括网络信息意识、网络信息知识、网络信息能力和网络信息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意识是先导,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评价是保证,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培养青少年的网络信息素质,四个要素都要重视,不可或缺。
二、培养当代中学生网络信息素质的意义
(一)网络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一把“双刃剑”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网络作为信息技术产物和信息时代的标志,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受信息素质低下的影响,可以说两者根本是无法匹配的。而且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喜欢与否,它都要注定成为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利与弊需要深入思考,网络信息素质的提高也日渐提上日程。
1、网络给当代中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
(1)开阔视野,形成全球意识;
(2)增强交流;
(3)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4)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5)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
2、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1)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甚至使其患上“网络成瘾症”,脱离现实,荒废学业;
(2)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3)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
(4)网上聊天交友引发网恋。
(二)当代中学生提高网络信息素质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成为教育重点。对青少年提倡素质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较强适应力、判断力和创造力的人才。在当前科技高度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信息的巨大作用越来越明显,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变成了接受、评价、运用、传播信息能力的较量。因此,网络信息素质逐渐成为综合素质的信成员,成为衡量人才发展的战略要素之一,其水平的高低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从而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
2、有利于趋利避害,发挥网络的优势功能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熟的关键的时期,接受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有盲从性,缺乏成熟的判断能力和自制力,其获取、传递、评价、处理和运用当前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的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我国当代中学生的自制力抵挡不住网络的吸引力,也说明我国在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引导方面的欠缺,其网络信息素质亟待提高。
3、有助于中学生知识的积累、更新
网络信息意识强的人明白信息的重要性,对一切信息具有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网络信息知识丰富的人懂得去了解并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知识;信息能力强的人知道自己该如何有效挖掘信息、评价信息、利用信息,如何最合适的时机抓住信息并适时创新信息。提高中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网络信息知识、网络信息能力和网络信息道德,从而增强其应用网络信息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
三、分析当前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心理动机
网络对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给中学生带来的影响却是双向的,这是定论。而利弊如何区别关键在于中学生信息素质的高低,这直接决定中学生如何应用网络和网络信息。因此想要提高中学生网络信息素质,必须有针对性的弄清当代中学生上网动机。
1、交流需求
交往是个体社会化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学阶段又是个体交往需要非常强烈的时期。但是一方面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距离、猜忌、冷漠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普遍,这必然会对中学生造成一定影响,学生的父母也会耳提面命要求自己的孩子防人之心不可无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另一方面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尊心都明显增强,轻易不愿将内心世界向他人袒露,除非是“知心朋友”,在心理发展上呈现闭锁性特点。而网络平台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隐蔽的交流环境,使交往双方可以避开现实必须面对的压力而畅所欲言。既满足了他们交友的心理需求,又使其因心理闭塞而产生的苦恼得以宣泄。因此,当代中学生爱好网络交友聊天。
2、展示自我
中学生另外的一个主要网络活动就是玩游戏。游戏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联机作战方式,给中学生提供了虚拟的生活体验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中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赋予幻想,而社会现实却往往与理想相矛盾,从而产生的失败、无奈使他们乐于从虚拟的网络游戏中寻求角色成就感,或者通过游戏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的失败与压力。网络游戏资源丰富、效果独特,使得无数中学生乐此不彼,甚至达到痴迷程度。
3、求知推动
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网络信息丰富、开放、流动、新颖、快捷方便的特点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中学生的信息需求,受到中学生的青睐;但是中学生处在一个青春发育的特殊阶段,其认知发展不成熟也不稳定,自制力比较差,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不能准确分辨其实质,贸然接受便容易走入误区。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性意识从萌芽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时常被“行意识”、“性冲动”所困扰,面对网络中泛滥的非法黄色信息,一旦误入便容易酿成大错,影响一生。
四、如何利用图书馆优势加强中学生网络信息素质教育
图书馆具有资源丰富、设备完善、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图书馆在中学生网络信息素质教育上拥有课堂教养无法比拟的特点。图书馆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顺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顺应当代中学生的上网动机和网络信息需求,有效提高当代中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
1、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为了加强当代中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教育和引导,图书馆工作者必须转换传统服务理念和模式,建立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和教育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信息服务为中心,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向中学生读者提供“主动”、“选择”、“服务”、和“引导”的平等的服务和教育过程,而不是传统的“被动”、“说教”、“灌输”,甚至“强迫”手段,从而促进中学生网络生活“自主”实现科学化和现实化。同时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帮助,而不能千篇一律,一视同仁,从而达到满意的效果。
2、 提高馆员素质,建立复合型网络信息素质教育队伍
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讲,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信息加工、应用能力,以不断适用中学生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在实践工作中引导、发掘读者需求,有效提高中学生读者的信息素质。这就需要图书馆根据工作实际,针对当代中学生的信息需求和动机,加强在职工作人员的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网络基础知识和技术、网络信息利用和检索、信息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的培训。从而在馆员素质方面做好中学生网络信息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3、发挥电子阅览室的优势和功能
现代图书馆不仅是传统文献信息的收藏中心,也是现代电子信息中心。作为学校第二课堂的图书馆,尤其电子阅览室对中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教育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是学校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阵地,必须结合学生需求和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趋势进行合理布局。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和设备,向中学读者全面开放,在应用过程中安排网络技术和信息素质高的工作人员担任导航员的职能,科学引导中学生合理有效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把中学生注意力从网络游戏转移到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上来。
4、适当增加文献检索课
当前我国部分中学已经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增强学生信息检索和应用的能力。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了解课程进度,有意识的引导他们积极利用图书馆的丰富信息资源,鼓励他们养成有效利用图书馆的良好习惯,当好读者的信息导航员,使读者了解图书馆,还在根据学生需求不断向学生传授实用信息工具和有效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增强中学生信息素质。
总而言之,在这样一个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时代,新的社会形势无疑向中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作为信息传递的一个中介机构,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也有着责无改变其被动姿态,不仅向学生提供信息,而且要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进行主动和引导,图书馆馆员就是要以这种不同于一般的特殊服务形式来推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