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857|回复: 0

俊与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7 14: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其内在和谐统一的发展,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中庸”之道。人的发展也是这样。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不要说老师,就是家长也不自觉地偏重于孩子分数的高低,至于做人行事、心理问题等一概粗放经营,好像只要有“我是爱他的,我是为他好”的意念就万事大吉了。这种现象不引起高度的重视,人的和谐、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那整个社会也就谈不上和谐共进了。
  先说差生吧。所谓差生也不过是联想少一点,反应慢一点而已。从哲学的角度讲,快与慢并不影响对事物的认知质量,也就是人们常说人的“骗得了一时骗不过一世。”但放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可就不行了。后进生大多有舆论压力:师生眼里的异类,家长也不高兴。各种手段劈头盖脸袭来,苦肉计、拔苗助长等层出不穷,让你不能有喘息的机会。改造好了的差生,在此重压之下心理多少也存有问题,即使这样,内化的许多知识也是学生应景之作而已。改造不了的,你就是朽木不可雕,千目所指。此可谓“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此现象是其本身特质使然吗?不,后天人为的操纵不当是主要的。
  后进生的日子不好过,教师应知其一。
  再说优生。所谓优生不外乎反应快、应对快、基础扎实。老师、家长都有口皆碑:“这孩子脑瓜子真灵。”在校、家各处地位都高。一部分孩子在不当的松懈氛围里,便开始漂漂然起来了。由于大多关注的是学业、知识的掌握,做人做事、心理健康便成为不小的空缺。有些优生便学会了以成绩作为挡箭牌,对自己的其他不良习惯放任之,因为很少有人有针对性的指出道理来,加上年幼的无知,就这样“冰冻三尺”的下去,等到问题累计严重时,已是“非一日之寒”的境况。我班的个别同学就有此情况,综合说来,家庭也有一定的不当所为。作为学校教师,去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我们职业的起码标准。
  优等生的“营养”要全面协调,教师应知其二。
  人的发展有个过程,孩子的成长更是这样。当孩子有学习障碍时,我们要找到障碍所在。在特殊情况下,要有一个宽容心。一个“等”字对部分孩子特重要。如果孩子是“百丑而无一俊”,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理念有缺失了,如果孩子是“一俊遮百丑”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评价方式有瑕疵。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对多元性的包容。
   真可谓:生旦净末丑,各自有来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23: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