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157
UID7974
注册时间2006-2-25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08-4-3 06: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问道(俯君山资料)
华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问道的典故流传甚广。《庄子.坐宥》说:黄帝当上天子的第十九年到崆峒山拜见广成子(广成子是道教的始祖),求治国修身之道。第一次,碰了壁,受到了广成子的讥讽。黄帝很惭愧,回去后捐弃天下,筑器一间别室,闲居默想三个月之后,在去求见广成子,广成子接见了他。
关于黄帝问道之所的崆峒山,究竟在什么地方?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近年来,经过笔者查阅大量的史料和所有的一些考察,认为黄帝问道广成子的崆峒山,就是蓟县成北的俯君山。
1 蓟县的俯君山,明代叫崆峒山。名嘉靖,清康熙。道光,民国时期的《蓟州志》和,《钦定盘山志。等,对此山都有著述,并有有黄帝等此山问道广成子的记载。〈名胜志〉〈太平寰宇记〉〈光绪顺天府志〉〈天府广记〉等志书也大都肯定了〈蓟州志〉关于黄帝问道崆峒山(俯君山)的说法。青代道光年间〈蓟州志〉里附有一幅〈崆峒山图〉,清晰的表明了光成子殿的位置。明代以后,山上见有催俯君庙,故改称为俯君山,沿用至今。
2 青华大学任重远教授经过多年研究马队郭沫若编纂的〈卜辞通纂.天象.第四三一片〉进行重新诠释。此片明确记载了”黄帝在无中山的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的史实。甲骨文,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其记载的黄帝在无终山问道的史实最为真实可信。蓟县,古为无终子国,今日的县城就是当时国都的所在地,这已为史学界所公认。蓟县区域内的燕山余脉古代曾统称为无终山,而府君山则是这一地区无可争议的崆峒山。
3 明代史学家孙承泽所箸的〈天府广记〉载:“蓟州东北有崆峒山,问道光成子处。”康熙宠臣朱藜尊非常赞同孙承泽的说法,认为崆峒山应在北方。他说:黄帝邑于逐鹿之阿(现河北省逐鹿县),离蓟县较近,黄帝第一次碰壁,闲居三个月后,有去蓟县见广成子不是难事,比较符合〈庄子〉记载的史实。笔者粗略计算一下,逐鹿离蓟县还不足200公里,而离甘肃平凉直线距离也在2000公里以上,且还隔着太行。吕梁等众多山脉和黄河。汾水。渭水等天险,在当时环境恶劣。交通极为落后的情况下,黄帝怎么能三个月内轻易两度远涉甘肃平凉呢〈光绪顺天府志〉还记载:“蓟县有笄头山,崆峒。笄头相去不远”。符合〈史记〉所说黄帝到崆峒登鸡头之说。
4 黄帝问道蓟县崆峒山,在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的诗文中得到印证。〈陈子昂评传〉(1987年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载:公元697年三月,陈子昂随戊攸宜征讨契丹孙万荣,驻扎渔阳城(蓟县)。期间,陈子昂作〈蓟丘览古增卢居土藏用〉七首,并在序文中写道:(这里亦有轩辕遗迹也!“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思广成子,遗迹白云隈。”这首诗是诗人等上蓟县城北崆峒山,参观广成子洞之后吟写的感慨之作。
5 据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考证,黄帝死后葬于平谷。名朝嘉靖年间修纂的《蓟州志》和清代《嘉庆重修大清一统治》记载:平谷渔子山,上有大冢,俗称轩辕台,传为轩辕黄帝陵,上有轩辕庙。《天府广记》载:“黄帝都冀,古欺陵在冀境内。旧云在桥山,在曰在宁州,非也。”根据远古条件,都和陵不会离的太远。公元752年,唐代“诗仙”李白,曾来到蓟县 平谷查探安禄山谋台。“明确指出轩辕台(黄帝陵)在燕山。平谷距离蓟县仅有几时华里,西有黄帝陵,东有崆峒山,不能说这个仅仅是一种巧合。从以上诸多史料考证表明皇帝问道的崆峒山应该就是蓟县的府君山。
(转自百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