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964
UID15101
注册时间2006-11-20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08-5-8 21: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火炬手们在陡峭的山脊上艰难前行时,珠峰大本营指挥中心的几十人都屏住了呼吸,紧盯着电视屏幕。登山总指挥李致新双唇紧闭,攥着步话机,一言不发。而当火炬成功喷射出橘红色火焰,指挥中心的帐篷里顿时沸腾了。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拥抱,不少人流下了热泪。
为了今天的成功,有关各方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准备工作。4月初,登山火炬手就进入6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开始高寒缺氧等适应性训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用两年时间研发了专门用于珠峰特殊气候条件的火种灯和特种火炬,实验了上百种方案。
“这是奥运与登山的首次结合,充分印证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格言,”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张志坚说,“这是奥运史上一次空前壮举。”中国人将火炬带到地球“第三极”,被国际奥委会认为是“对人类能力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要达到勇气和耐力的新高峰”。
火炬手们于10时15分开始从顶峰下撤。登顶成功后的火炬、火种将送拉萨保存,6月份与内地传递的主火种汇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