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969
UID601
注册时间2005-8-9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思亭壶的由来
陆思亭,清初陶人,生卒不详。在朱泥器中,孟臣、逸公、君德、思亭家原皆为清代制壶好手,也正因其名声大,先后为后世陶人藉名,成为宜兴朱泥小壶的代名词,其中君德、思亭更成为特定形制的名称。 闽南俗语是:“一无名、二思亭、三逸公、四孟臣”。在这里必须说明不予好坏来排名,而是口语押韵。 陆思亭主要是制作手工朱泥梨形壶为多,后因制作得以领悟,慢慢形成自家风格。后人因其所制作的梨形壶个性十足;犹如少女亭亭玉立而不失端庄、稳重,俊秀而不失典雅。 因而,陆思亭就成了凡是高身梨形壶的代言词。
朱泥详解
一、朱泥是红泥中之精品、因主要成份为红泥(含铁量极高)、又产在嫩泥矿之下层、又称「未触风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风化的 土块、质坚如顽石、但遇水则自行溃散。
朱泥和红泥最明显差别在烧成温度、及成品音讯高尖。
目前朱泥矿是明显减少了、但有一原则不变、只要有红泥~朱泥则不灭。
朱泥壶因烧成不易、一般正规工手(指紫砂工艺厂)是不愿去作的、因为朱泥的收缩比有20%~50%之高(一般紫砂约8%~15%就不得了)、 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各价位款式之朱泥壶若不整口(用金刚砂磨平口盖)实难登上一级品。有些了解朱泥壶特性之壶友也只有在三点上要求、 对于口盖要求则见人见智、因人而异了。
二、朱泥(一)
无皱不朱~【皱皮朱泥】
古人云:\"无皱不成朱\"!此传说,向来是古今爱壶人认定朱泥壶的要件之一;虽说朱泥系因收缩或砂浆比率的缘故,所以壶表易现\"节皱纹\",但老壶中却也不乏因打身筒之施力不均鲁莽粗糙所致之皱纹,事实上二者是不同且可轻易分辨的!
因朱泥系之高收缩本质或砂浆比率而呈现之皱纹,观壶表是平整的,但侧面细察却有许多微细、紧密而自然之收缩感浮现浆面,美不胜收,令人爱不释手。
\"皱石黄泥\"成壶后沉重扎实,坚硬细腻色呈肝红,色、质、触感俱优,养成速度飞快,稍一泡养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冲茗品质:扬香力特高、轻快而俐落,茶汤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属性十分特殊,最适合冲泡台湾高山生茶,及福建铁观音、乌龙茶等轻发酵重香气之佳茗,爱壶人切勿错失此绝品!
三、朱泥(二)
赵庄老朱泥
历代最著名之朱泥原矿宝山~\"赵庄山\",位处江苏宜兴境内;其所产之特有朱泥原矿~【黄石黄】(当地矿工习称\"鹅蛋黄\"更为古今文人雅士公推朱泥中之极品!
赵庄老朱泥,系由赵庄山嫩泥矿的底层\"黄石黄\"中之精华挑拣提练而成;外观呈咖啡黑色,陶之乃现沉重之红锈色,有饱经沧桑之质感,色调朱红而不妖艳,使用日久益现沉蕴古老气息,故以产地之名命之;为濒临绝灭珍贵之名泥。
视触本泥之成品,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实堪名列极品级名朱泥而无愧!以之冲茗之茶汤明亮活泼、快意果决、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时间之掌控要求较高,乃茶艺高手不二之器。
因冷热收缩较大,故应于使用前确实温壶之动作;冲养日久,温润而富深度,美不胜收令玩家爱不释手。
推荐:本泥最适轻、中发酵茶。
因铁份含量饱和,故烧成温度仅约:1080度c
收缩比:约30%以上。
壶图片及朱泥文字介绍来自壶缘轩。 |
|